33004-陈了 8月23日
不知不觉间,第三轮21天打卡也结束了。从3月份第一次知道有“绘本讲师”这个职业,到现在,5个月过去了。这5个月,我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一切如常,一切又不一样了。
一样,我每天的生活还是:工作,孩子。与孩子相伴的时间中,阅读总是占着很大一部分;
不一样,除了本职工作,我还多了一项与绘本有关的工作;除了原本的生活圈子,我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很多在绘本道路上已经有一定成绩的“大牛”。与孩子共读绘本的过程中,养成了思考和录音的习惯,不仅可以在录音中听到自己讲读时的一些瑕疵,也为自己和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5个月,我给孩子讲绘本的方式有了变化。
刚上完初级课的时候,我喜欢特别细的去解读绘本,想挖出来作者隐藏在图画和文字中的每一个“彩蛋”,还会拉着孩子一起找。后来我发现,这是一种“过度解读”,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反而打断了故事逻辑。
慢慢的我又回到了“有字读字,无字翻书”的状态,却又有不同。我更注重观察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状态和关注点,也乐意配合孩子在读完书后回过头去翻看小细节。这种方式使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好了,也使我对绘本的理解更深刻了。
5个月,绘本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和女儿的亲子活动的一部分,也成了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通道。
这种转变是在中级班课堂中逐渐开始,并在完成中级考核作业的过程中明确的。如果说初级班的同学们的身份大多数是“妈妈”,中级班的同学们的身份则多是“老师”。如果说初级班为我翻开了一个绘本世界,而中级班则为我打开了一个奇幻的立体书世界。而中级考核作业,则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在做中级考核作业的选题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英文绘本相关的题目。这是我一直想说想讲想写的内容,但一切都只建立在我和孩子5年来的日常生活中,没有理论基础。于是我开始翻阅书籍,上知网查相关论文,和同学们讨论各自的题目,互相提出建议,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课程视频的录制过程中我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这样把想法和经验分享给大家的,自己的价值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实现的。
5个月,在邻居家里给几个熟悉的孩子讲,在幼儿园给全班孩子讲,在图书馆给陌生的孩子讲,在病房给生病的孩子讲,在绘本馆给不同年龄的孩子讲,从孩子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热情,在家长的赞许中我听到了认可,在每一次复盘与总结中我找到了自信。
5个月,是我绘本讲师之路的开始,虽然走得慢,但我已找到方向,找到同伴,我们一定可以走得稳,走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