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7月初,生鲜电商许鲜,被爆出突然无法下单。目前联系客服也联系不上。
种种迹象表明,这位曾经风骚一时的同行,倒闭了。
失败不可怕,在生鲜领域,能不失败的基本都是奇迹。我们看看许鲜的失败对我们做生鲜和创业有什么启示。
许鲜的模式
许鲜采用预售的方式,网上下单,第二天统一配送到门店,消费者上门提货。
乍看一下,是很不错的模式,起码很好的优化了实体店的损耗。
个人看法,许鲜的套路可能问题不大,问题可能出在选择以及团队执行。
用户的定位
许鲜是成也学生,败也学生。
学生这个群体的标签很明显,没钱,有时间,对生活品质不关注,对面子很关注。所以注定了他们就是价格高度敏感用户,对待生鲜品类,他们的需求优先级是价格,品质,便捷。这样的一个需求优先级,注定了很难赚到钱。
有朋友会说,许鲜后续不是拓展了一些商圈客户嘛。供应链体系以及整个服务体系已经是基于低端客户打造的,所以会很难服务商圈中高端客户。商圈用户需求优先级是品质,价格,便捷。
这两类用户想两手都抓,需要很大的本事。许鲜在北京的自提点,18%是校园,82%在商圈。具体订单比例不得而知。
再聊聊补贴
许鲜跟爱鲜蜂最喜欢干的事,扫码关注或者下载app,送苹果。
用一个苹果砸出一个注册用户,很可能也因为一个苹果这个用户变成流失用户。
看看许鲜在百度上一水的负面评价,基本就是品质问题。
那许鲜团队没有意识到吗?当然有,从各种公关稿里,看到他们对于供应链还是很重视的,但是结果却依然搞不好。
没有优秀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且落地执行到位的生鲜电商公司,基本都会死。这是我的判断。
补贴的本质是通过补贴培养用户习惯,迅速占领用户心智。确实,补贴是获取了用户,但是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一次次的被生鲜不稳定的供应链伤害了用户体验。所以生鲜电商的补贴基本都打了水漂。
最后说下线下自提
自提是到店模式,外卖是到家模式。生鲜电商更适用哪个?
到店自提,线下提供更加丰富的购物场景,消费者能够买更多的产品或某些相关的服务。只有产生增量,到店自提的设计是合理的。如果是为了处于降低损耗,而刻意设计的这个模式,我认为消费者不会买单。
外卖模式我认为是生鲜将来的趋势。基于一个线下实体店为依托,提供极速的送货上门服务。毕竟接下来的优质生鲜用户,中产阶级,有钱没时间的标签是妥妥的适合这套模式的。
说在最后
生鲜创业,大部分成为了先烈,少有成为先驱。
许鲜的倒下,给我的启示,未来的生鲜电商应该是怎么样的竞争:
一二线城市,线下将会越来越重要,拼的是体验,品质,以及供应链解决方案,如何抓住崛起的中产阶级,是决胜的关键。
三线四线城市,还是可以暂时用全国分仓的方案来解决,继续做B2C模式。
对于创业公司,消费者市场的机会已经结束,没钱,没有供应链资源,不要碰终端销售。
----------------------------------
凡是我说的,都有可能是错的
包括这一句和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