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的朋友对我的评价是:待人友善,乐于助人,性格好。
也许你会认为,性格好的人,朋友一定非常多。
可是,我可以实话告诉你,除了有一个亲姐姐,算得上无话不谈外,我非亲友的朋友圈里,没有可以说悄悄话的闺蜜。
仔细回想,难道我真的就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吗?
其实也不是,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姓的女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逛街买衣服,一起小卖部买零食分享。初中因为不在一个学校,和她开始渐行渐远。最后,上学路上还会碰见,只是打个招呼,就各自走各自的路。
高中时候的同桌,一起踌躇满志,意气奋发,憧憬着考同一所大学,以及大学里的种种美好生活。然而,生活不是你想怎么就怎么样。高考后,和同桌好友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幸好那会有了QQ,我们也互加了好友,她会跟我吐槽学校饭堂的饭菜像猪食,我会抱怨这节课的老师就是在无聊地照着书念。第一年大学寒假,我们还一起约着看电影,买衣服,吃小吃。
只是后来,我们却不知道,是因为学业,还是因为彼此有了对象,变得不再联系,最常的问候,也变成了春节的一句:新年快乐!而且还只是通过QQ聊天。到现在,QQ好友里有她,微信好友里没她。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成为朋友,成为陌生人,记住亦或忘记,都只成为了人生长河里的一段记忆。
记得一个之前看过的社会实验短片,《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
片子开头就说:
你一生中大概会认识27000个人。而手机中存下的人也将近1000人左右,但在这千人当中,真正知心却不过二三。
实验邀请了5位参与者,并要求他们按照提问,回答,互动,然后操作。
第一个问题:先猜一下你的手机里有多少联系人?
第二个问题:删除你不会主动联系的人,看看可以删多少。
第三个问题:不考虑工作和应酬,删掉一些人还剩多少?
第四个问题:“除了家人,你能说真心话的还剩几个?”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五个参与者,都以为自己的通讯录朋友也就一两百个。但是实际上,却都是上千人。
第二个问题,大部分参与者,都是选择删除那些,看到通讯录名字,却想不起来是谁的人,当然,那些工作需要应酬的人,是绝对不能删除的。
第三个问题,参与者们发现,这样要删除好多人,工作量还蛮大的,到最后通讯录里就只剩下二三十人了。
第四个问题,有人发现玩得特别好的也就两三个,有人发现除了家人,能保守秘密的,却一个也没有。1000多个联系人,最后只剩1、2个。
参与者们都不由自主地感慨:
“原来,身边做知心朋友的人这么少!”
“突然觉得自己很失败!”
实验的最后,让参与者们分别给一位好友打个电话。有的和朋友开心得聊起了足球,有的被对方无情的挂了。
作家刘瑜在《致生命中,那些有关的和无关的人》说过:
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
自己川流不息的生活,不过是别人手机里的两个音节而已。而过几个月,就连音节都不是了,仅仅是被消耗掉的无法追回的那段时间,躺在烟灰缸里的几截烟灰而已。
此刻,翻开手机微信,发现好友也就450多人。除了家人,发现却没有一个可以说悄悄话的闺蜜,莫名的失落和孤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越来越不爱说话,不抱怨,不发牢骚,纵使遇到再不开心的事,自言自语地骂两句,或者干脆烂在肚子里,也绝对不会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