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的一封信(25) – 爸爸学围棋

亲爱的儿子,

得知你要再次参加围棋比赛,爸爸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你一直在学围棋,也愿意参加比赛,惭愧的是自从爸爸换工作忙起来后,无心关注你的学习和爱好培养,连围棋也淡忘了。爸爸还记得上一次–是前年还是去年 –我陪你去参加围棋比赛的场景,历历在目。这次是同一个地点,爸爸会再陪你去的,希望见证你的胜利。

我知道你对围棋的兴趣淡淡,但我相信如今你所学习和经历的日后会大有裨益。将心比心,爸爸想说说自己“学围棋”的经历,呵呵,连你妈妈也不清楚哦。

爸爸第一次见到围棋是在我姥爷的家里,就是你奶奶的爸爸,你的太姥爷。太姥爷精通中国象棋和围棋,他说自己曾研究过棋谱,和街边摆擂台的象棋摊主较量,无往不胜。至于围棋,虽然没有街边摆擂台的,但我想他一定也是常胜将军。

只说围棋。你太姥爷的围棋是直径约一厘米的扁圆性棋子,两面凸出,玻璃材质,表面光滑反光,黑白子各装在两个方形硬纸盒里。棋盘是一张绿色可折叠的厚塑料方布,画着黑线格子,耐久不褪色,放在其中一个盒子。和如今我们家里的比起来,这副棋挺简陋,不过当时对我很新奇,看到这么多黑白颗粒,小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棋子,而是当 “士兵” 或者砖块摆弄起游戏来。

太姥爷教了我几个规则,比如怎么吃一两颗子,怎么叫“征子”-就是把对方围起来只剩两口气,斜着走,步步叫吃,一直逼到边缘没气了全部吃掉。“征子”想成功要保证对方没有棋子接应,否则给对方接上气后反而让自己到处是断点,被对方随处一放便可一提两子,那就惨了。

太姥爷教的就这么多,然后把棋送我了。坦白说,我还是把它当玩具。偶尔拿出来和其他大人们玩过,但不记得和我父亲,就是你爷爷玩过。你爷爷和爸爸常玩象棋。记得会玩的不多,连“打截”的规则大家也不确定,有人说来回吃就好,没完没了;有人说要缓一步才能吃回,那就更不用谈其妙处了。

记得我和村里的一位叔叔玩过,棋盘铺在地上,两人顿着下。爸爸只会我姥爷教的两招,那叔叔看着不会玩,但就是围不住。他的子一颗颗挨着,越围跑得越快,反而被他围住了。他笑着称自己是“铜墙铁壁”。如今想来,叔叔会玩,在逗我玩,这叫没有断点,紧追不舍会适得其反,需要大大的包围圈才行。

以上都是小学的时候,中学和高中再没碰过围棋。

大学时爸爸来了新加坡,机缘巧合,参加了宿舍群之间的俱乐部比赛,我选了围棋小组。组长要试试大家的实力,明显他是学过的。我说自己小时候玩过,如今忘了,他就让我九子,就是让我把棋盘的九颗星点都放上我的子,然后围我。下了几步后,发现我真的不会玩,就正大光明地当起了老师。从那时起我才接触到各种的围棋规则和布局名称,比如夺角的“点三三”,三连星开局,还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等。

其中有个趣事,就是在我们训练的时候,另一位中国学生加入了。一问,他说会玩一点,于是组长要让他九子试一下,那学生说不必让子,公平对弈就好。你猜怎样?才下了十几步,组长就认输了,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再问,那学生说自己是业余四段!这下组长高兴了,恭请他当教练教我们,并作为比赛的一号种子。于是以后的比赛我们总能胜出。

至于爸爸的水平练得如何呢?坦白说,培训了一段时间,参加了几次比赛,除了基本规则都懂了,布局章法等等还是一无所知。其实下什么棋都要先练基本功,就是从小的格局开始,比如围棋的角落开局的几个定式,不能走错了,不然不是被绞杀就是吃亏围不到地。要不就练死活局,各种奇形怪状的阵法叫人费解,也一步不能错,关系死活嘛。这些可以找很多棋谱或者练习书看的,可是爸爸没有找来专研,光凭组长和队友的讲解,怎么够呢?

大学毕业后爸爸就很少碰围棋了。其实是不再碰真的围棋,那时兴起了网络棋牌室,可在网上和人对弈,而且对手的棋艺都不差,爸爸输多赢少,后来也不下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专研,只当作解闷玩玩。

慢慢有了你们,更操心生活,所谓人有了阅历。你知道,爸爸爱看书,这也增加了脑袋中的阅历,什么书都看,于是无意间看了几本围棋的入门书和几位大师的对弈棋谱。

我记得有个叫“武宫正树”的大师,他的棋谱讲解得很随和,不仅分析步骤,还谈对弈时的心态和一种哲学观,让我觉得这不仅是在下棋,也是谈人生、谈生活。于是我对围棋有了敬意,虽然基本功依然很差,但下棋时懂得看全盘,这儿点几颗,那儿点几颗,不急于纠缠,也不纠结于一角,这些都是态度问题。我也觉得,相比象棋,围棋的格局更利于自身的修养。

孩子,你还小,我说的基本功专研还有格局什么的都需要你慢慢经历和体会。不用急,也不用刻意为之,只要你一直学,有机会去参加比赛,慢慢会懂的。

棋艺是非常好的游戏,围棋、象棋、军棋、跳棋等,爸爸都玩过,如今回想,依然留恋,其中充满了我和你爷爷奶奶早年的回忆,而这些比如今的电脑手机上的游戏不知好了多少。我真希望你有空就缠着我和你玩,慢慢能赢了爸爸。惭愧的是,自从我忙起来便任你随波逐流,被电子游戏给夺了去。

朴素的游戏规则简单,却与身边的人互动且快乐。其中之美一是在于你的好奇心,二是平凡中的神奇,通过不断地练习,把看似平凡的玩出花样和水准,那时候你会感到另一种快乐。打个比方吧,爸爸不懂下棋,爱写作,每一个字都是快乐。下棋亦然,不计较输赢得失,与合拍的对手一起琢磨分享,相比写作,那是两个人,应该更快乐吧。

爱你!加油!

爸爸

2025.03.0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