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的工具组合,经过了非常怪异的重复选择后,最终留下的,仍然是怪异的工具方案。我在这里只说一说,我到底选择了什么,以及我为何要这么选择。
首先,我的职业是记者,有非常强烈的信息焦虑,以及旺盛的好奇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琢磨。以至于我需要一个阅读“网络小说”作为反制手段,让大脑转慢一点,享受“精神按摩”。
我不是新闻专业,但既然入了行,就必须做行业内顶尖记者为目标。无论任何情况,出色的人才拥有都有更多的选择,这样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个方向没有错误,但从小的层面来看,如何做到顶尖的科技记者,就得考校记者的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功夫。
记者的时间管理
记者是一个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的工种,很多时候无法主动管理自己的时间,毕竟新闻不等人。所以,记者能够主动把握的,就是工作的效率。
当工作效率提高,自然而然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购物、谈恋爱、学习、思考、休息等等好处。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只有从日常完成的任务中抽身出来,才能以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与外界。然而,和所有文字工作者一样,记者同样需要克服拖延症的挑战,尽量在足够短的时间,写出一篇能够自己满意、读者满意、小伙伴们满意的文章。
这需要做到:
- 清晰地了解文章达到怎样的标准,就能够让各方满意;
- 及时打断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
- 日后再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厘清合格的文章标准,看上去好像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若非比较长期的实践,刚入门的记者很难弄清楚合格的文章到底是怎样的。文章合格与否,其实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信息含量。5W1H 自然是不必说的了,达到这样的标准,其实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报道,尽管是叙述性的。
当然了,这其实有点压抑自己的意思。不过,在我看来,研究也不急那么一时半会,完全可以标记起来,放在日后再继续跟踪。这样就能够确保工作时间内,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
记者的时间比较弹性,常常要因为突发事件的出现而牺牲睡眠、休息的时间,长此以往,劳身劳命。因此平时自己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养成固定时间睡觉的习惯,不论外出应酬、还是晚上加班,都应当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如果手上的事情做不完。完全可以尝试,早点醒来加班的方法。
一个记者能够做的事情,和一个项目管理的管理者不同,所以时间管理的内容其实相对简单。无非今天什么,要和谁接触,采访谁,去参加什么活动。也因此,我根本不认为记者需要非常复杂的时间管理工具(走上管理层的例外),就我而言,只要一部 Palm Centro 就可以了。
Centro 的好处在于,它拥有最棒的移动中文输入体验,同时也有最高效的 PIM 工具。我并不使用复杂的日历工具,而是采用偏向于记事的 Daynotez。它有非常简单的输入界面,还有丰富的类别选项。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分类,我还可以用 Daynotez 来记录自己时不时迸发的灵感。——在灵感面前,触摸屏那慢吞吞的输入简直弱爆了。
我用 Daynotez 管理事务的方法很简单:
11 日要完成 xxxx 稿件 D
12 日要采访 xxx
我把自己何时何地要做什么的内容直接写上去,等我完成之后,我在后面加一个 D 来标记自己完成任务。这么做的好处是,你不必为当下复杂的时间管理应用操作浪费生命。我不否认那些时间管理软件的强大,比如最又火起来的 Omnifocus。但是,必须解释的是,时间管理方法本身不应当占用操作者本身的时间,否则这就是时间管理方法的“罪”。所以,我就用简单的记事本 + 强大的键盘输入,作为我的时间管理方案。
那么 Daynotez 能否进行复杂的项目管理?其实是可以的,你完全可以创立一个 Project 的分类,在里面放着自己最近要做的项目。而如果项目已经完毕,你也可以用 Achive 的方式,将这些项目存档,不干扰当下。
记者的知识管理
记者都是知识分子,而非知道分子。所谓知识分子,那就是永葆一颗好奇的心,勇于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而知道分子,仅仅满足于“知道”,实际上并不含有好奇心。
由于记者是知识密集型工作,对于记者本身而言,除了必备的时间管理技能外,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管理。记者需要随时随地储备大量的知识,以应对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冒出来的新题材。
当然,实际上,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让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如果不懂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 Google 搜索,以及到维基百科上仔细阅读相关的条目,只要理解能力不差,大致上是能够明白到底新资讯是什么意思。但这样提高了记者的门槛,那就是记者不再霸占信息的入口,那么要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文章,就必须将文章写好。
如何令文章变好?过去我在谈论知识管理的时候,曾经制作过图表,用来形象的表明知识是如何变得完备的。从单一的知识点,然后再将知识点串起来,成为知识线,然后不同的线再串起来,成为知识体。——只有让自己再徜徉不同知识领域的时候游刃有余,这样在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发现独特的角度,写出“味道不一样”的文章。
那么如何开始自己的知识管理?尽管 Evernote 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喜欢使用的工具,但就“收集知识”,“反刍知识”这两个角度来看,Evernote 做得仍然不够好。每月 65 MB 的流量限制,根本无法应对记者需要收集巨量知识的挑战。
而就反刍知识的角度来看,Evernote 没有提供非常好的组织管理体系,标签容易遭到滥用,如果不思考知识的分类,实际上是很难对该知识点进行了解,以及整理它与其它方面的关系。此外,编辑界面搞得好像 Word 一样,没办法直接高亮某段文字,实际上是降低记者处理信息的效率。
我所使用的工具是 Firefox + Scrapbook、Emacs + Org-mode、Tumblr。
- Firefox + Scrapbook。最近 Firefox 越来越稳定,而且加载网页的速度也不慢,当然对于我而言,它只不过是 Scrapbook 这个知识管理工具的载体。Scrapbook 的使用非常方便,选中网页中的内容,然后就能保存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完全可以首先编辑自己注意的知识点,然后再保存。也可以直接高亮自己关注的信息——直接的,无需更多的操作。而且,它用文件夹来管理,能够更好地进行分类。
- Emacs + Org-mode。对于我而言,Emacs 同样是 Org-mode 的载体。Org-mode 的好处在于,它是一个大纲写作软件,你可以非常方便地组织自己的想法。我许多想法,都通过 Org-mode 组织,它就好象思维器官的催化剂一样,能够让人更好的写自己想要写的东西。
- Tumblr。虽然 Org-mode 也有标签管理功能,不过我还是习惯在博客上记录自己看过的金句。Tumblr 操作方便,直接在后台即可发布。而且还具备书签工具,无论浏览哪个网页,都可及时记录。我非常喜欢用它的 Quote 格式,不光让我记录金句,还能写下对这句话的感想。
这些工具的目的,全都是为了打通自己的知识点,以及最终文章的产出。
重新检视自己的工具组合,会发现它们完全不是 Fashion 的工具组合——
- Palm Centro + Daynotez 是手机上的单机工具
- Emacs + Org-mode 是电脑上的单机工具
- Firefox + Scrapbook 是电脑上的单机工具
这就是为何我的文章标题名为《Old Style》的原因,在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工具组合的时候,我却仍然坚持着过去的精品软件。
这有我自己的思考,我一向赞同 UNIX 操作系统的哲学,以专门的小工具处理它们所擅长的事情,然后再得到结果。实际上,以上工具都有自己非常明显的优点,在处理某类任务的时候能够快速而高效。这正是我挑选工具的原则以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