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给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内容+38%声音+55%肢体语言
所以许多演讲的教材中说,演讲中最重要的是肢体语言。真的是这样吗?
只要我们回忆一下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说,就不难发现,肢体语言绝对不是影响演讲最重要的因素。梅拉比安公式绝对是被误传了。
梅拉比安公式只在表述自己的感觉、态度的时候才准。因为在表述个人喜好或个人态度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去伪装自己的言辞和声音;换句话说语言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能力非常弱。在不谈论个人喜好和态度的情况下,内容的作用将远远大于7%。例如汇报工作的时候,你仅仅需要做的陈述事实,而不需要过多的表情和动作。
但是不管怎么说,梅拉比安模型创新地提出有效沟通是一个全方位的事情。在任何一次成功沟通中,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都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罗胖跨年演讲的时候不需要过多的表情和动作,但如果他讲话时有气无力或者说一脸愤怒,他的讲话也不会成功。
从我们日常演说的场景来看,大部分时候,我们面对客户做产品演示、面对领导层做汇报、面对员工做工作布置,肢体语言不是必须的,只需要注意站姿眼神等比较基本的仪态即可,更重要的还是声音。
语调
你可以自己试试用不同的语调说“今天我很高兴”,让身边的人帮你听听看,听起来是否真的很高兴。语调不仅要和内容一致,还需要在听众舒适的听觉阈值之内,太尖太细,太粗太低的声音都会不那么中听。
除语调之外,发音清晰,音量语速适中,说话有停顿等都非常重要。
发音
前段时间的“蓝瘦”“香菇” 就是因为失恋的广西小哥说话吐字不清而被狂刷朋友圈。说话不清楚的人,大多是因为唇舌力度不够,要练发音也很简单,主要是练我们的唇舌肌肉。
如果你能清楚的说出如下绕口令,就证明唇部肌肉灵活有力: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如果不行的话,网上搜一下唇部肌肉锻炼的视频,喷咧撇绕,每天早晚各两百下。
如果你能清楚的说出“两个老驴拉牛料”,就证明舌部肌肉灵活有力。
不行的话,网上搜一下舌部锻炼的视频,弹顶绕,每天早晚各两百下。一个月后就能流利说出以上绕口令。
音量和语速
音量和语速,也需要随着演讲的内容变化而变化。讲到激昂处,声音渐渐变大变快,伤心处,声音放小变缓。
声音的停顿
是指在演讲的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你希望别人思考的地方,发笑的地方,互动的地方停下来一两秒。开场的时候,为了保持全场的目光集中在你身上,最好也能够停一两秒再开始讲。
音色
悦耳的声音能带给人极大的享受,说话的时候如果能尽可能打开牙关,提起苹果肌(颧肌),撑开口腔的后半部分,音色就会变得更加的圆润饱满。
演讲中为了达到声音具有感召力的目的,提前进行排练必不可少,练习的时候请用录音机录下来,之后回放检查是否每一个字都清楚,每一句话感情都到位,每一处声音是否都自然不做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声音也需要坚持训练,就连撒切尔夫人都通过改变声音来提升个人形象,还等什么,赶快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