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存量知识,只能刚好解决你现在的问题。而持续的学习,才能解决未来的问题,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则是必须的选择。拥有一项业余技能就好比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平时为你锦上添花,意外时给你雪中送炭。
业余技能具备的几种特征
那究竟应该投资在哪些方面?我认为业余技能应该具备这几种特征。
具备可积累性
在选择业余技能时,尽量选择可积累性的技能。比如写作,你肯定是写的越久,越会写;比如投资,肯定是经验越丰富,给你带来的收益越高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技能的积累性,也就是在这个领域,你研究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那么你就拥有一项护城河,别人很难在短期内超越你。
具备通用性
一项技能的利用面不能太狭隘,否则一旦脱离平台,你什么都不是。很多国企岗位都具有这样的特征,这种隐患是很大的。当然除了这种直接危机外,间接危及也是很可怕的,比如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你的工资涨幅远低于通货,时间一长,你原有的金饭碗就会沦为鸡肋。
具备协同性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那么一项技能若是能与本职工作相辅相成,那就非常完美了,比如说写作能力、办公软件、演讲表达等等。有一点必须牢记,切不可将本职工作和业余技能割裂开来,因为本职工作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和实践的土壤。
业余技能培养方式
持续输入转化输出
传统的教育模型过度强调输入,并没有侧重转化输出,导致我们学习效率低。高效学习一项技能需要我们搭建一个科学的学习模型,这个模型至少包括输入-转化-输出三个部分。正确处理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不能偏其一方。
我理解的“输入”就是通过阅读、听音频、参加培训等各种学习方式,把知识储存到自己大脑的过程。
转化则是思考整理的过程,现阶段知识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平时学习过的材料必须加以整理。比如说,可以利用类似印象笔记这类的工具把文字和图片式的随想、备忘、灵感、文章、知识点、名片甚至语音等所有你可能用得着的信息集中储存,并定期加以整理,形成一个知识库,以便在输出时灵活调用。
而“输出”则是通过写作、演讲等各种分享方式,把知识传递到“我”之外的过程。根据“学习金字塔”模型,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率是完全不同的。而在众多学习方式中,教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模式。
刻意练习坚持不懈
在李佳琦的这段逆袭神话里,有人看到的是千万身家,有人看到的是上亿流量,而在这背后,是李佳琦的拼命和努力,他身上写满了小人物力争上游的传奇。
李佳琦在一年内做了389场直播,每场直播平均都要超过6个小时,往往都是从晚上7点直播到次日的凌晨1点;最多的一次连着试了380只口红,试到嘴唇撕裂。
他说自己:“三年的时间全部扑在工作上,全部用在直播上。”所以,真正地喜欢一个东西,你要付出的并不是短暂的热情。你必须足够专注,足够自律,足够努力,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最顶尖。这也是普通人能最快实现阶层突破的捷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高手都在学习套路,新手都在寻找捷径”。业余技能的学习永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我们用多年的时光耐心打磨。希望大家尽快找准方向,早日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