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小说的画面感,不完全等同于视觉的画面感。
小说有小说的画面感,或者说意境感,可以感受到,但是不一定能浮现在眼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知道是大漠,也能感受到荒凉的意境,但你真的能在眼前浮现出大漠的具体模样吗?
只要能让大家感受到想表达的环境是大体什么样的,大方向不错就差不多了。
比如描写春天,草长莺飞,落英缤纷,燕子,纸鸢,浅草才能没马蹄。
比如夏天,蝉鸣,荷花,烈阳。
比如秋天,霜叶红于二月花,我言秋日胜春朝,一落叶而知秋等等。
冬天是最好表达的,寒气,白雪,冰棱,冻手冻脚等等。
只要那个坏境像你所描述的,就成功了,读者能看出来你写了个什么东西就行。
画面感,不在于你写的全,而在于你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比如我们村口那个1300年的大槐树,即使你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我以下描述,你多多少少也能觉得自己看到了。
我家村东头有颗五六人才能环抱住的古槐树,树身挂了介绍,一千多年了。
每次经过,我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它在此伫立千年,一定看到过最美的星星。
星星啊!我也是有别样感情的,毕竟,那个时候……开始带入故事。
我没介绍它枯了多少枝桠,也没介绍它已经不在茂密,但还是能看出古树的沧桑感,就是那种斗转星移,桑海桑田感,没办法用画面去铺开的画面,就用这种方法,而这种感觉,可以让你带入一段淡了的感情,释怀了的伤害……
就是在时间面前,一切都归于平静的画面感。
所以我觉得,小说的画面感,更多的是感觉,是你想传达的东西,而不是视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