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是在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看似悲惨的一生。地主家的儿子福贵好嫖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在还债的路上又被抓去当兵,被误当了国民党。几年战争后,死里逃生,逃出来回到家,却发现母亲也死了,女儿也因为发烧耽误医治变成了哑巴,原本好好的一个家支离破碎。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凤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还有外孙苦根也遭到不幸,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下福贵一个人了,最终福贵好、与老牛相依为命。
以多数人的想法看来,他最后的命运难逃离疯或者傻的结局。可福贵依然乐观地活着,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也是全书的亮点所在--活着就有希望。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本应是余华在讲述福贵的故事,应该用第三人称,可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书中的“我”,在经历了世间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坦然。
家人一个接一个的离世,福贵一次又一次的被生活打击,这里面,不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还有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他没有抱怨、仇恨,而是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抱着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才是“活着”真理。
活着本身就很艰难,正是因为如此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情了。
活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