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认为我本人具有平民的视角。在实际运作中,我关注的还是“不普通”这三个字,任何普通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而原本普通的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或者在不普通的命运中展示出了一种普世价值,这才是能够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新闻的基础之一。
——李大同
《冰点》主要是报道基层普通人民大众的新闻,往往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并深受读者的喜爱。《冰点》专栏创刊号文章《最后的粪桶》以了解返城知青生活状态为大背景讲述了北京返城知青掏粪工人的生存状态,报道真切地表现了为都市喧嚣与冷漠所遮蔽的善良情怀,以及他们的自尊与敬业精神。又如冰点特稿第722期《最后的煤矿敛尸工》刻画了煤矿敛尸工这一特殊的职业人群中的典型人物老梁。第754期《给母亲的820个吻》中刻画了10年来坚持拍摄贫困母亲展现其生存状态,支持幸福工程以援助这一弱势群体的于全兴教授。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在《冰点》特稿中以不平凡的故事亮相,使得报道有血有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冰点》专栏能够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并广受社会大众喜爱的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义。第二,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故事。第三,在行文和遣词造句上,不能用寻常的新闻语言。长篇新闻报道要有节奏。第四,不只站在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生产新闻,还要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新闻。
《冰点》中刊登的新闻多是由记者进行数天的跟进采访,亲身经历后写出的最真实最直观的稿子,其中有一篇报道叫《五叔五婶》,讲的是五叔五婶的家庭,有两个孩子都天资聪明、成绩拔尖,但是由于家境贫寒,母亲病重,孩子马上就要失学了。五叔为了凑足学费在酷暑媒体挑100多斤的木柴翻越几座大山到城里去卖,但仍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的事。尽管当时有关贫困山区的报道铺天盖地,但这篇报道仍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记者将自己观察到的细节真实的刻画呈现给了读者,将文字留出了让人想象的空间。这些朴实的但能反映社会现象的报道通常会引起社会大众的讨论和关注,唤醒社会工正与良知。而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可以折现初社会的变迁,他们身上反映出的行为方式、信念和品格让人们感到不该被湮灭,这是一些不能过那个财富来衡量的东西。至于如何去发现这些报道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反观当下互联网新时代的媒体报道,部分为了夺取大众眼球则会对新闻事实进行夸大,或是部分改写,同时为了追求时效性,将表面简单了解到的内容就匆匆成稿发布,导致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这体现出了当下部分媒体人过分追逐利益而忘了自己的社会职责和专业素养。
有了好的素材和实地的采访调查是不够的,还需要新闻工作者将其编辑成一份专业化水平高的稿子,否则一篇题材再好的稿子被写的不好只会掉价为一篇普通的报道,相反普通的题材表现得很出色则会大大提升题材的价值。《冰点》的文章,在新闻语言方面,叙事明白清晰,描写生动活泼,人物对话和事情经过的穿插精炼简洁。始终用事实说话,坚持用一种冷静、低调的文笔来描写主人公的命运。这让《冰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在读者中有了辨识度更有利于媒体的长久发展,不仅在几十年前的报刊盛行时代是这样,在互联网现在亦是如此,新媒体发展迅速,空前绝后数量的媒体涌现而出,想要在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脱颖而出,就要做到区别于其他的媒体,走出自己风格。
最后一点《冰点》能成功的原因则是李大同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报道。作为新闻事业的生产者,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从专业角度去衡量,新闻价值如何,分量如何,写作是否精良等等,但很少会去想这篇东西是否让人看的下去。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只会挑自己关心的和看的下去的新闻看,并不会费心去研究某篇报道为什么不好看,因此李大同建立起一个根据读者感受来评判专业操作水平的系统。
这本书出版于2005年,其实当时的有些情况在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就比如最后一点,很久之前市场就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当下的许多新媒体都懂得要从受众需求方面来进行产出,这种做法是没有错的,但是过度去迎合受众的需求,而走偏路利用猎奇心理来吸引受众就失去了媒体人的本心。阅读完《冰点故事》这本书,我感动于《冰点》对每一个人的专注,感动于其一次又一次顶着上方高压,各种官司的接踵而至下,专注于新闻工作者的纪实。同时也在思考作为大多数在基层工作的媒体人,没有这么高的地位,没有相对更安全的庇护,没有辐射大江南北的影响力,如何去在保全自己与坚守新闻理想中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