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法制节目,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件,也算是神转折吧。我来给大家讲述一下案情。
某天晚上,一名学生模样的年轻女生到派出所报案,声称自己被朋友的朋友抢游走2000余元,并遭受到言语威胁及殴打。值班民警判定这是一起恶性抢劫案件,派出两名民警跟随报案人前往案发地点。
民警跟随报案人来到某小区的某栋某户门前,先由报案人诱导"犯罪分子"开门,民警则靠墙隐蔽身形。许久之后,"犯罪分子"开门,两名民警则迅速进入屋内进行震慑及强制管制。但让办案民警感到惊讶的是,屋内只有四名年轻女子。民警当即询问报案人是这四个人中的谁喊她过来的,报案人则指向四人中的其中一人汪某,并且表示汪某是她的朋友,也是受害人。随后民警将这几人带回派出所进行审讯。
经过审讯,事情的大概过程也被梳理出来:报案人的手机被别人拿走,报案人就找来她的朋友汪某帮忙,汪某则喊上了她的室友周某,肖某,王某一起去要手机。要到手机之后,她们并没有把手机还给报案人,而是被王某拿走了。当天晚上三名女孩子就以还手机作要挟,要求报案人拿钱才能赎回手机。
审讯结束后,我们可以大致整理出以下信息:1.王某表示拿钱赎手机这个想法是她提出的,则王某就是整个事件的谋划人。2.肖某表示周某是动手打人的人。3.周某也承认自己动手打人,则周某是案件里的执行人;报案人通过支付宝转账1200元,微信转账800元,将2000元转账给她们。三人收到钱后,不仅没有将手机还给报案人,还要求再给800元。
三名女子询问是否签完字就可以回家,(我当时笑疯了,这三个女的是真傻假傻啊。)民警表示这是典型的抢劫案,属于刑事犯罪,将会面临刑事处罚。
你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NoNoNo,真正的好戏现在才刚刚开始。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在翻阅审讯笔录时,敏锐的觉察到这份口供有问题,有很大的串供嫌疑。而另一名民警则从汪某的手机里发现了端倪。原来,汪某、周某、肖某、王某四人有一个微信群。在群里,汪某提出要收到钱再给报案人手机,如果不给钱就打报案人,拿到钱之后每个人分500。到这里民警才明白,原来汪某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这一切都是汪某进行分工,谋划。
这次的重大发现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口供,民警则又进行二次审讯。
审讯汪某时,汪某表示自己是真心想帮报案人拿回手机,但当民警将证据一件一件摆在她面前时,她终于承认她是整个事件的谋划人,原因是因为之前曾和报案人闹过矛盾。
最终,犯罪嫌疑人汪某、王某、周某、肖某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予以刑事拘留。
案件结束后,民警通知报案人来所里告知案件的处理结果。民警将整个事件的谋划人是汪某的事情告诉报案人后,报案人急忙否认,说不可能是汪某,感到很不可思议。
报案人从头到尾都相信着自己的朋友,而自己最相信的人竟然是整个事件的元凶。只能说交友需谨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受害人秒变嫌疑人,太戏剧了。还有我在这里说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