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fo圈有句名言: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上句说的是有福报没有智慧,因愚痴而生为大象,但这大象是国王坐骑,头挂璎珞,是兽中尊者。下句说的是有智慧却没有福报,虽然是证悟空性的圣人阿罗汉,出去讨饭却讨不到。
这两种情况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富人的宠物,洗澡剪毛除虫美食,这生活是比穷人都好的。甚至有的富二代,穷奢极欲,很快耗尽福报,结局悲惨。而有的人,生来家境贫寒,一身才艺,却总是事事碰壁,运气不佳。福报和智慧在一个人的身上是不大均衡的,福报和智慧俱佳,这样的人是少数,在身边也有。
某甲通识课期末结课的时候,有个学生写了封感谢信,说非常感谢某甲对福慧的解说,让他释然了他一向愤愤不平的“不比别人差,为何又事事不如人?”某甲颇有些哭笑不得,这种粗浅的福慧观,也是有一定的解释力的。
福报有先天有后天,先天相貌端好、上人见喜,家世殷富,后天努力致富或者得到权位荣耀,总的说来福报属于有为法的范畴。这些都是你以前或现在修来的,因为曾经的付出得到的回报。
福报是世人喜欢的,很多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就来源于福报。这是大众的生存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存在着天然的缺憾,即快乐幸福是完全依赖于外在的条件的。一旦条件有变,则烦恼不断,哪里有快乐和幸福可言?
若到此时,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对待福报,是一个关乎智慧的问题。在金刚会上,福报和智慧是一个经常提及的问题。下面须菩提继续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
须菩提啊,菩萨布施的珍宝越多,得到的福报越大是吧?如果布施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那么多世界的七宝,得到的福报很大是吧?但是呢,要跟一件事相比,布施就不算什么了。哪件事呢?
就是如果有人知道一切法是无我的,没有我和我所这个概念存在,没有对立的事物存在,这个人得到的好处比刚才那个菩萨布施那么多的珍宝得到的好处,还要多啊!
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人不接受福报。好比一个人努力赚的钱基本上都存着不花,加上利息是会越来越多的呀。
完全不花吗?那赚钱为了嘛?不是的呀,是这个人对赚钱和花钱都不贪心,他既不会拼命赚钱,也不会拼命花钱,只要赚的够花就行啊。(某甲笑谈)
所以须菩提啊,我刚才说这个人不接受福报,实际上是要说在对福报这个事情上不贪心而已呀。
对福报不贪心,就是智慧。人过于追求福报,还是因为执着于肉体的自我和一个精神上强大的自我。所谓福报的消耗,都是在这个肉体或精神的自我上,让二者得到极大的满足。假如没有这两个自我呢?
福报不用于自我,则用于他人了。这就是大乘无我利他的精神。
当然,先要无我啊,再利他。我相未除的利他,实际上是增益自我的方式,这就偏离了修行的轨道,变成世俗的买卖。
好啦,复习了福慧观,再说一点,金刚会上的福慧观,总的说来,佛陀是偏重慧的,在利益比较中,佛陀的套路是,先说修福(布施)得到的利益有多大,然后说,再大也不如修慧得到的一丁点儿好处。
这一点,六祖惠能发挥得更直接: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意思是把握了智慧的核心,就是最大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