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等候在休息区,今天送女儿去参加速写的三级考试。
老师临考前让她准备了两支铅笔和一盒塑料蜡笔。一早起来开始焦虑,是不是铅笔卷好了,是不是用的2B铅笔,是不是需要再拿一盒油画棒......
送到考场,又担心她鼻炎的鼻子会不会考着考着打喷嚏,没有那小包纸巾给她,又在想,小朋友完全没有时间观念,待会去接她的时候,他会不会哭着鼻子说“爸爸,我还没画完,老师把纸收走了,爸爸,你去问老师拿回来”
成长的路上,离不开泪水的陪伴,不论是何种收获,都是收获,眼泪的收获,失败的收获.......
休息区坐满了家长,扫了一眼百分之85都是妈妈在陪考,可能一家人一起送过来,爸爸去负责停车了,如果家里老婆不是在照顾小宝,估计也是她来的多数。学习成了妈妈的专属技能,而爸爸们其实也在默默的付出着。没有妈妈善于言辞,爸爸们更多的将爱埋在心底。
幼儿园的家长群,大家正在讨论小学的分班问题,一共八个班级,大家陆陆续续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被安排在了几班,大家自觉的将群片名进行了备注,寻找被分在一个班级的幼儿园同学,家长们貌似比小朋友更兴奋,而小孩子完全对分班没有概念,只是知道有没有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是不是一个班的。
聚餐的时候,大家都在聊起日趋恐怖的学区和学区房价格,担心孩子被划入的学区是不是好,初中又准备读哪里,准备在哪里又去买点新房子作为学区,中班的孩子发话了,“一天到晚,一直讨论房子,讨论来,讨论去,我读哪里都可以”家长们露出尴尬的神色。
新闻博眼球的标题一直刺激着大家的神经,什么连小区的过道也能交易过户作为学区登记上学,家长在为了孩子的成长上,愈演愈烈,家长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不知道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只是主管认为,尽自己一切的力量去为孩子创造条件,不求回报的付出。
焦虑背后是什么,是家长对自己的没有信心,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父母一带的角逐已成定局,对于孩子,我们是不是想他活她有一个更好的条件去驰骋在他的世界,拼爹已无希望,只能靠自己了。
是家长小时候的缺失,在孩子身上得到满足,总觉得自己小时候假如也能得到那么多的资源,机会去学习更多的能力和本领,那么现在的自己将会更加的优秀,比如跳舞练身段,乐器练气质形象,书法画画练静心,体育运动练身体和品质。
会不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没有学东西,一张白纸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会更加的有优势,他在明确了自己的需要后,自己去规划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速成式的产品,具有自己想法和特质的孩子将是未来他们一代的佼佼者,因为它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被加工,被塑造。
孩子生下来时,我一直坚信去学琴棋书画,以后打造成古典型的美女,闲庭漫步,优雅清新,结果小朋友的性格里大大咧咧,奇奇怪怪,和自己心中的想法相去甚远,算了,我接受你的特质并看护你成长,也许你就是那个慢慢清晰自己需要什么的人。
焦虑,为人父母皆有,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多和孩子沟通,做她的朋友。将焦虑淡化为对他们的赞美与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