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的鳕鱼比起这座猫岛,弱爆了

有一个地方,面朝大海。

那里的人,乘船才能去往别处,吃得最多的是鱼和虾。

听海,听隔壁的妙龄姑娘弹琴。游泳,或绕着小岛散步到天黑。早起坐船去上班,睡前要和猫咪道声晚安。这些,是一个鼓浪屿人的日常。

鼓浪屿。没有魔都时尚,没有江南古老,也没有大理优雅。当海风吹起,船只靠岸,远处的笑声传来,你发现生活是恬静的,踏实的。这便是鼓浪屿自成一体的美。

那一砖一瓦的建筑、临街的独立咖啡馆,悠扬的钢琴声,下过雨的小巷和来来往往拉货的板车,只消看一眼,便足以消停你不安的躁动。

鼓浪屿最美之处在于岛上居民与无世无争的生活节奏。

岛上没有机动车,出行只能走路、骑自行车或开电动车。拉货只能用板车。

鼓浪屿人的货运工具是板车

在鼓浪屿,家家户户都养猫。久而久之,鼓浪屿成了名符其实的猫岛,而猫成了鼓浪屿的守护者。

从自家养的家猫,到随处可见的流浪猫,从叫不出名字的普通猫,到“张三疯”、“芬达”、“一毛”这些明星猫。鼓浪屿人的故事与猫连在一起。

午饭后,在自家小院躺椅上漫不经心的看书,猫在你身旁伸着懒腰。

时不时听见哪个姑娘在自家钢琴前练习巴赫的《E大调前奏曲》。海风吹掉了几片榕树叶,海浪声随后传来。当一天谢幕,要和猫君道完晚安才能安心睡觉。

鼓浪屿的海

除了猫岛之称,鼓浪屿最让人心动的便是不绝于耳的钢琴声。

鼓浪屿人大都会弹钢琴。从几岁大的小朋友到头发斑白的老太太,兴致一上来,一言不合就给你来一曲。

鼓浪屿只有两所小学,其中一所便是音乐小学。大家从小孩子起就被邻居家大哥哥大姐姐的琴声耳濡目染,稍大一点便去了音乐小学,学会了之后又来耳濡目染其他小孩子。这样一代一代,形成了鼓浪屿的钢琴文化。

鼓浪屿音乐学校

岛上的娱乐活动甚少。但是晚饭后去听场音乐会却是家常便饭。岛民的音乐素养普遍较高,对音乐的尊重也比一般人要强烈得多。大家不会胡乱鼓掌,也不会衣衫不整或者迟到早退。在只有几千人的小岛上,出了不少像郑小瑛、许斐平这样的音乐大师。

如果想了解鼓浪屿的钢琴文化,有一个地方你不得不去,那便是钢琴博物馆。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这里陈列了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每隔半小时就有一场即兴钢琴弹奏。

在音乐的岛屿上流连忘返,过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这是疲于奔波的都市人梦寐以求的小确幸。

而在鼓浪屿,这样的小确幸比比皆是。

你可以闲逛到那家名叫张三疯的奶茶店去尝尝地道的闽南奶茶,顺便逗逗他们家那只出了名的懒猫。

或者去赵小姐的店一边吃馅饼一边撩妹。

还可以去三年二班买两根油条,就着海鲜粥吃完,然后追忆一下童年。

还有数不清的街边咖啡馆。

当你见过鼓浪屿的美,或许再也不会妒忌别人眼中阿拉斯加的鳕鱼,管他是跃出水面还是被海豹吃掉。因为你知道,有猫有音乐的鼓浪屿才是真正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