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四周岁小姑娘和一个刚满月小毛毛头的妈妈,小姑娘刚刚上了小小班,正在读小班的第二个学期,正在读英语和绘画的培训班。
以上为背景。
有感而发的是幼儿园老师朋友圈上看到的这样一句话;对孩子而言,眼里有他的老师就是最棒的。
这简直是在说我们家小姑娘嘛。会因为老师夸奖她画画的好,认真,回来对我们炫耀,并且更认真的画画,会因为英语培训班的老师看到她举手不点名她发言而索性不举手。
我也想到我自己,我一直很偏科,中考时是以接近满分的英语数学自然和中等偏下的语文政治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高二换了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看了班里同学各科的情况后单独找我谈话,说‘‘你别的科目都很好,相信你语文也能很好‘‘,从来没有语文老师对我这么说过,我自己也从没觉得自己语文能好。但是仿佛是心理暗示,之后的模考我的语文成绩是全班第一,虽然跟第二名没差多少,但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也是可以学好语文的。
一个眼里有学生的老师,一个愿意花精力研究每个学生情况的老师,实在是学生的福音。这种老师不需要教学水平多高,仅仅是认可,认真的态度,合适的同理心,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至少是不埋没学生的潜能。
我女儿的语言能力一直可以,比同龄的小孩更早的会说话,会背诗,会唱歌,时常还会冒出一些我这个低情商母亲都说不出的得体的话。在去培训班学习英语前,经常会指着什么问我们英语怎么说,但是英语课上一次次期盼的眼神被忽视后就不爱举手,也不爱做作业了。培训班的老师需要定期和家长沟通,沟通过程中说我们家女儿发言不积极,不如某某,不如某某某,而且班里还有小朋友看见老师会去抱去亲,我女儿不会。已经是恶性循环了。然后低情商的我和女儿沟通,英语课的老师喜欢积极发言的,喜欢上课活泼乱动的,说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去说。有几节课非常有效果,星星慢慢变成了最多的那几个小朋友之一,然而好景不长,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她上课状态的变化,没有给予鼓励,就慢慢变回原来的样子了。
我一直在矛盾的是,我们何其有幸能碰到个眼里有学生的老师,比如我高中的语文老师,比如我女儿的幼儿园老师,然而,我们并不是一直那么幸运可以碰到那么多的好老师,把学习这个该对自己负责的事情的主动权交到别人手上,似乎也并不合适,在顺境中很多苗苗可以茁壮成长,这是为什么要努力择校,找好老师的原因之一,而如果能在逆境中还能不气馁不放弃,才是真正可贵的品质。
然而如何培养这种可贵的品质,扔到逆境中,比如我女儿现在仍然在那家价格不菲的英语培训机构学习,她现在已经不愿意做英语作业,甚至不愿意看英文动画片了。反过来给她创造好的环境,换机构换老师,是不是又太宠溺不符合放养最坚强的原则了。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幼教老师的那句话很温暖,说明还是有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是用心在爱着孩子们,爱着教育这个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