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远见:深耕自己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人的潜力其实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


的确,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深耕,才能够接近最真实的自己。


普通人局限在自我认知的束缚中,常常与成功失之交臂。


卓越而有远见的人,却从未停止过挑战自己的认知上限。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高度。


一个懂得深耕自己的人,注定能走得更远。


学取舍


有一句谚语:“若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


我们必须承认,将精力同时分散在多件事情上,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容易在欲望的漩涡中蹉跎岁月,将时间都耽误在路上。


“玻璃大王”曹德旺便深谙其中道理。


多年前,他一手创办的福耀玻璃集团经过发展,由一家做水表玻璃的小厂成长为涉足汽车玻璃、装修、加油站等多领域经营的上市企业。


然而,看似风光无两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企业上下整日忙碌却赚不到更多利润。


借一次去香港的机会,曹德旺携带企业财务报表,敲响了香港交易所梁总监办公室的大门。


本欲向其请教企业发展的建议,哪知梁总监没翻两页报表,便扔还给曹德旺。


她坦率说道:


“你这个是垃圾股,小小的公司什么都做,谁敢买你们的股票?”


一语惊醒梦中人。


此时的曹德旺恍然大悟:原来,破局的关键在于定位。


是继续坚持多只脚走路、混业经营,还是专注深耕一个领域、专业经营?


这场事关大局的取舍,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生命力。


后来经过全面分析与多方咨询,曹德旺最终慎重做出决定,选择将汽车玻璃作为福耀玻璃集团的主业。


此后几年间,曹德旺斩断多余发展线,将所有资源集中在汽车玻璃的技术研发上,最终成为全球汽车玻璃行业的龙头。


人生路上,从来都是一边舍弃,一边得到。


正如电影《左耳》中所说:


“我没有勇气折断我的翅膀,却也飞不到任何地方。”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价值,也不是所有的舍弃都是懦弱。


懂得取舍,就是让我们放得下诱惑,做得出选择,以勇敢放弃换来全力以赴的开始。


余生有限,请为手边的选项进行排序。


向往壮观的云海,就要放弃山脚的安逸;想要新鲜的露水,就要放弃酣甜的美梦。

蓄势能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话:


“功夫是什么?就是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他人的成功很简单,似乎想要的时候,伸一下手便可以够到。


实际上,那些看起来的毫不费力,不过是日积月累的厚积薄发。


曾经,一部纪录片让做了60余年寿司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享誉全球。


在《寿司之神》纪录片中,其实还有一个不被人察觉的小角色——那位做了200次玉子烧才被认可的学徒中泽大佑。


作为小野二郎的学徒,中泽首先要用一年时间,学习徒手拧干滚烫的毛巾。


拧出符合标准的毛巾并不难,重点是以此锻炼出极强的手部稳定性。


接下来,中泽还需要用10年时间练习用刀以及处理食材。


10年后,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也磨去了心底最后的浮躁。


最后,中泽更是花费了3年时间学习如何准备大米,用8年时间学习如何把米粒捏成寿司卷。


如此一来,做出一份合格寿司,至少需要20年。


在小野二郎的学徒中,能够从一而终、顺利出师的人非常少,而中泽就是其中一位,也是日后成就最大的学徒之一。


几十年的积累,终于为他点亮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捷径。任何成功,都是积沙成塔,水滴石穿。


然而在快节奏的当下,沉下心来积蓄势能,似乎变成了一种稀缺的能力。


有人热衷于追逐潮流与风口,急着成功。如果付出努力看不到回报,便不愿再继续下去。


但是明智而有远见的人,却一直明白:与其追逐风口,不如成为风口。


与其日日焦头烂额,不如从现在起,在自己的赛道上积蓄势能,锻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正如电影《无双》中的一句台词:


“这个世界上,100万人里才有一个主角,而这个主角必定是把事情做到了极致的人。”


人生往后走,积淀越深厚,竞争力就越强。


等风来


《庄子》中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想要一飞冲天,便要等待那个为你助力的起风时刻。


也许我们无法预知这个时刻何时来临,但只要我们做足准备、摆正心态,一旦风起,便能够顺势而为、乘风而去。


曾认识一位叔叔,年轻时便投身餐饮,开了一家小面馆,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餐饮业早出晚归,本就辛苦。每个月支付完员工工资,盈余也是可怜。


多年来,身边难以计数的朋友劝他转行,或者更换餐饮品类,他却总是委婉拒绝道:“没事,会好的。”


叔叔对自己的面馆,似乎拥有很强的信心,也同样怀抱很大的希望。


听闻每年他都会去陕西找老师傅学习,回来后便改进口味与制作方法,面馆的醋和辣椒也是特意从省外运送而来。


虽说面馆不大,但从原材料到成品,无一不是他细细打磨的精华。


一碗10块钱的面条,一做就是近30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探店类视频成为诸多摩登少男少女的最爱。


说来也巧,一日,本地小有名气的探店博主偶然间来到面馆。


或许是到了饭点,或许是面馆的门头比较陈旧,让它看起来像是一家老店。


总之,博主吃了这碗“计划外”的臊子面后,对其大为称赞。


不久后,制作好的视频被发到网上,不仅浏览量爆了,叔叔的面馆也火了。


现在去叔叔的面馆吃面,饭点时间根本挤不进去。


积蓄势能,不就是为了等待一朝时机的出现吗?


正如火山下的岩浆,积累磅礴能量,只待山体裂缝的刹那,才有机会喷发出熏天焰势。


有句话说得好:“即便是星星,在白天也发不出光亮。”


等待时机,不是毫无头绪地坐以待毙,而是日拱一卒地常备不怠。


保持一颗清醒通透的心,时机未至,便静静蛰伏,躬身打磨技能,待时机来临,便可乘风直上。


一个人最大的好运气,就是当机会来临时,恰好也准备好了。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得好:


“认知水平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举目所见,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拼命求索,却无改于自己的命运之分毫。”


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用固有的认知估量自己,只会失去向外探索的勇气。


深耕自己,不断拓展自我认知的疆域,才能一步步走向远方。


人生的面积,取决于认知的半径;而认知半径的终点,则是下一段深耕的起点。


人生路上,归根结底,一切还是要靠自己。


唯有克己笃志,静静深耕,才能不负当下,不畏将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