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前二十二年一直活的很迷茫,每天就是上学、吃饭、睡觉,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最近输入的内容比较多,于是乎认真的想了想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就像星爷的电影里说的“人活着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我通过复盘这二十几年的生活,想明白自己活着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健康、家人和智慧。
健康:真正关注自己健康的时间应该是专科一年级的军训期间,军训需要跑步,当第一次跑步训练时我惊讶于自己居然绕400米操场跑两圈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高中三年胖了50斤,从高一体检的120斤到大一体检的170斤。)我军训那几天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胖的连步都跑不动了,这还是我吗,身体出问题怎么办?于是从军训结束开始就计划每天晚上跑步,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跑,专科三年体重从170斤减到140斤,效果差强人意,现在想来也是没有明确目标造成的。这几年期间家里大伯和大姑父都因为癌症接连去世,给我们的大家庭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也深刻的意识到健康问题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现在我每天晚上都会跑一个5公里,并且强迫自己尽量早睡,无论如何健康是第一位的。
家人: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从初中到市里上学奶奶就开始陪读一直到高中毕业,所以我和爷爷奶奶的感情很好,虽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但为了生活也没有办法。现在虽然在外工作,很少能回家,但我会经常和爷爷奶奶、父母视频聊天。我也很享受过年一大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也会开心于和几个好久不见的朋友之间谈笑风生。所以通过君大大的启发,让我现在也是有意识的和疏于联系的亲戚朋友多一些互动,增进感情。
智慧:因为家里亲戚中老师比较多,所以从小家人非常重视我的学习成绩,但是因为小时候自制力太差,想学习但是一碰到好玩的东西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成绩一直在中游晃荡直到高中沉溺于网络小说导致成绩直接熄火。高考后上了一所大专,高考的成绩打醒了我,告诉我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定要多学习。我一直很感激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很重视我的学习环境,所以尽管成绩不好,但是初中高中上的都是市里不错的学校,我一直认为现在的我之所以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都和义务教育时期优良的学习环境离不开关系。如果我一直在农村上学,可能我现在就是在厂里打工,赚钱结婚生娃,而不会有付费学习的想法。因为我在建议专科同学没事看看书的时候他们都是表情很冷漠的说:学习什么的这辈子都不能的了,我会让我儿子好好学习的。听到这里我只能提前为他们孩子悲哀。
每个人的经历,包括所接触的环境,都会潜移默化的对每个人形成影响,也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所以我需要注意在日后每一天的行动中,都要注意知行合一,要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追求的,就一定要践行这些事情。看看这些事情是不是在为健康,为家人,为智慧的提升而行动。并且随着年龄的提升,也随时更新、调整自己的内在目标,逐渐会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