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老家的时候,在街上遇见了初中同学林倩。她和我打招呼时,我半天没反应过来,她比初中胖了很多,脸色又蜡黄蜡黄的,实在看起来不像我的同学。
林倩拉着我问大学好玩吗,她旁边一个小孩使劲扯着她的裙子要走“这是谁啊”我随口问到,林倩愣了半晌,蜡黄的脸上涌现出一种尴尬和羞愧混合的表情“这是我女儿”最终,她轻轻的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的第一反应是她开玩笑,这孩子看起来都3、4岁了,怎么可能是还不到20的林倩的女儿!可看她表情,又不像在开玩笑“她爸爸呢”憋了半晌,我这样问道。林倩的表情更奇怪了,她最后说:“早就分手了。”
后来,问了一些初中同学后我才知道,林倩初中就在和社会上的人谈恋爱,初中毕业没多久就怀孕了,那个男的一开始还说要负起责任等林倩成年就结婚。林倩的妈妈很早就过世了,爸爸也常年在外打工,她爸爸过年回来知道这件事气的不行,让她去孩子打胎,不打掉孩子就只当没有她这个女儿,那傻女孩不知是被自己以为的爱情冲昏了头还是怎么了直接到男友家住去了。
林倩虚幻的爱情最终破灭了,她的男友在孩子出生没多久以后就消失了,留给她的就只有欠着租金的出租屋。她的爸爸嫌在家乡丢脸也没再回来过。这几年,她孤身一人带着孩子在县城打着各种零工,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和孩子能活下去。
那天之后,我没再见到过林倩,听过她的故事我的心里始终萦绕着一种很荒诞的感觉。初中我和她只算泛泛之交,她那时是老师常挂在嘴边的好孩子,安静乖巧,听话懂事。
林倩的悲剧并不只是个例,在我们家那个封建闭塞的县城,我听说过的还有很多。这些女孩子大多早熟,读到初中毕业又或许高中辍学,她们早早经历了我们可能二、三十代才会经历的事,甚至很大一部分是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她们本应该和我一样在大学里继续学习,谈几段不那么认真的恋爱,享受着所剩无几的青春年华,可是却早早的被禁锢在名为家庭的的牢笼里蹉跎了岁月。
最后我想起了林倩脸上奇怪的表情,当时我看不懂,现在我觉得,那大概是一种名为失落的感觉,对青春和人生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