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认为工作和生活,最宝贵的是解决问题,后来才发现是提出问题,并记录下来。
解决问题是已有认知,提出问题才是因为你没办法解决问题,可能涉及到认知范畴之外,所以提出疑问。
因此提出问题,在逻辑学上来说是提出思维命题,在我看来是形成“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你才会扩充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企图用过去的经验知识解释一切。所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所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前提,是我们进步的重要思维能力。就像网上所说那样,“不学知识,你的人生终会失败”。
没有问题出现,盲目学的知识,只知道该看书,而不是为什么看书,看了这本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得到什么收获,那么我们很难对知识产生亲和度(知识与你符合预期的认同以及超过预期的部分的感悟),难以形成深刻的概念,又怎能用概念去判断、推理,解决问题呢?
所以不要排斥举一反三,反感别人跟你有不同的立场、习惯、思维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其实是给自己多建立一个维度以上的认知。最后你吸纳了对方认知,那么几种认知形成的概念,也就让你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然而对方听你同意他们的观点,一是满足了他们既有价值的满足感,巩固了人际关系。二,吸纳和结合自己认知,让你认知多于他人,超过他人,久而久之,形成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