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意义

成长需要代价,成长也是一个过程。

2015年开始,除了坐月子的2018年,每年我都清明回家扫墓,而这之前,是连续8年的未在清明时期回家扫墓。

那时,爷爷还在世,我也知道他心里会怨这个最疼爱的孙女的不孝——清明不归为父亲扫墓,但是他心底应该又是包容我的,所以从来没有跟我提过这个问题。

当我翻过心中的坎,能够平静面对时,每年清明归家了,爷爷却躺在墓地。

他,没有看到我的释怀。


回想那8年的不归,是一种逃避。

痛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亦不想与他人分享。

每年归家,我总是独自一个人去往父亲的墓前献花、点烟,这个时期往往是春节假期。

我有属于自己的表达哀思的方式。


为什么后来愿意回家扫墓了?为什么后来能够释怀?我问自己。

我也说不出这个答案。

是时间过去太久,已经不悲伤了?

是自己阅历增长了,看了太多悲欢离合?

是自己成熟了,对死亡有了新的认知?

这个可能就是成长吧,以前是懵懵懂懂跟着大人扫墓,后来是抗拒这种仪式,如今,又回归似懂非懂的仪式过程中,想必换来的是未来某刻对清明意义的顿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