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找鞭

“拿根鞭子回来!”

童年,院子里流行这声音。

就是大人叫田野里、山坡上、假山中、马路旁和孩童回家吃饭的呐喊声。

我是院子里一边追萤火虫、一边听鬼故事长大的其中一位孩童。

如今我年过半百,收拾屋子、装修房子……满身疲惫和酸痛,有时走在路上,有种走不动的感觉。

我走路低头,看见风儿吹落的大大小小的树枝,就像满地的鞭子,有种捡起的冲动。

拿鞭子回来,是个戏言。那些鞭子,也是孩童的经常给家里拾的柴禾,满地找鞭,一把把,一捆捆的,拿回家。

需要观察、判断和决定,孩童拾柴能力有大小,我属于比较蠢笨的,拾得少,被笑话。曾经是个阴影,我不明白为何拾得少,自卑。

现在看着满地柴禾,我想,当初,可能我是不分大小,看见就拾,脑子不会动吧。哈哈,总之不管什么原因,我都不自卑。

人的能力么,就是有大有小,有比别人聪明的地方,有比别人笨的地方。

我似乎没有那么在意“别人”了,因此我朝着自己欲望所向往的地方,往着能够缓解压力给出爱的地方,比较专心地承受、耐受过程的疲惫,同时也觉察自己透支度,比较谨慎地迈向一个“活口”,去找一种我适合在这里,有希望、有爱、我可以捍卫这里,同时我也可以警惕外界入侵的感觉。

不知怎么写到这,我突然联想到,我让小小女儿晚在我肚子上踩踩跳跳的游戏,她又享受又攻击,我累一点但是会让她玩一会,太累了就告诉她?不能玩了,妈妈累坏了也不行。

现在想想不可思议呀,那时候我身体这么好呢?可以做小娃娃的蹦蹦床。而且我既会做满足孩子的愉悦感攻击的好妈妈,累了也会做不耐烦的坏妈妈。

其实我这个人还不错的,挺能办事,不太计较私利,怕苦怕穷怕负债,但都能自我负责,我喜欢学习,并不铜臭,也不争功名利禄,可是又不少人,以向我求助而相交,我看着不俗特别舔狗他们,他们却把我想成个非常末流的笨蛋或商贾,渐渐地我在他们面前的言行,也就是很像一个笨蛋或商贾。这可能就是心理学传说中的“投射性认同”,而我经常被人投射,且我因此而产生产生“投射性认同”,慢慢地,我没有能够维护自己本来的形象,心中好冤屈、好愤怒。

可是今天我喜悦地看到,我不觉得那么冤屈和那么愤怒了,对别人要求也不高了,我没有想以前那么依恋他人了。我有能力,不爱他人了。

比如某甲,很灵气不俗,同时很不守边界。我不喜欢他不守边界,很怒,但我又依恋灵气不俗。于是我就靠近他,同时心情波动、防着……弄得自己在风险里。

我这几天突然发现,我觉察到他不守边界给我带来的崩溃的怒后,我能够在看见他的灵气不俗后也不依恋、不喜爱了。

以往我是一会崩溃地怒,一会看见灵气不俗又依恋和喜爱,就去别人面前总想表达自己是谁,花很多时间去在怒和爱波动,时间都没留给自己,没留给自己静静自理。

现在我很高兴,无论不守边界,还是灵气不俗我都不受影响啦。

我也允许这些人,对别人是真亲密和关爱,对我是轻蔑且利用。同时我也稳定保持距离和边界了,不会在他流露灵气不俗时,又一次忘记他的攻击和占用,失去自己的时间,且又一次被投射、贬低和打击。只因我已经没有那么喜爱那灵气不俗,只因我自己也不缺那灵气不俗啦。所以我就不会因为被其有部分吸引,而将自己置身于为难、危险、委屈之地去靠近一个不爱我,却善于挑逗我来缓解他压力的人了。

当时间和精力回到自己身上,人就能够成为自己,而不会花太多时间精力去讨别人对自己那些评价。自我认同了,就能够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大部分是扭曲了真正的自己。我不断扭曲自己去获得和适应那扭曲的评价,当然,就花一大把一大把时间去表白自己而最终折煞了自己的本有丰翼、本有丰姿。而自己还落个坏毛病,自己也去评价和指导别人,去折煞别人的丰翼和丰姿。

切切! 戒之! 会爱自己了,就自然会爱别人。

爱就是: 信自己所能够得着Hold得住他的欲,信他人所能够得着他Hold得住他的欲。对于需要爱的人,永远不用去指导、评价,不向他投射感受,不与他分享。除非他不缺爱时,他主动说需要指导、评价、感受和分享,这时可以非常克制地给出简要的一部分。克制,是为了不让膨胀的自己,挤压他人和自己一样的宝贵的生命空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