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归宁之时。女儿归省,阖家团圆,延续着千年的亲情古韵。
其实啊,春节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来历,据说与出生于江淮地区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朱元璋的第四女安庆公主是孝慈皇后嫡出,深得宠爱,她下嫁驸马欧阳伦。因欧阳伦家条件不好,安庆公主在除夕这天跑回皇宫,央求朱元璋及马皇后让她留下过年。
“传统习俗是出嫁从夫,媳妇在新年须留在夫家侍奉,公主也不例外。朱元璋便将公主赶回府,没想到初一清晨,安庆公主又进宫了。”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朱元璋问她给公婆拜年了没有,女儿答否。朱元璋勃然大怒,赐给她一副对联“羊跪乳,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要求女儿先向公婆拜年,初二才可以回宫给自己拜年。
于是,公主只能回家,并在初二回宫给父皇和母后拜年。朱元璋命令安庆公主初二回宫一事传开后,以后出嫁的女儿都在初二回娘家了,久而久之,初二回娘家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习俗。
从此以后,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携带礼品回娘家,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意,同时也可以和娘家的亲人团聚。
此外,民间还有一些关于大年初二的禁忌,如初一和初二是水神的生日,不适合洗衣服;忌倒垃圾和污水,以免把财气扫出去;忌向人讨债,否则双方会倒霉一整年;忌被别人捣口袋里的钱,寓意防止被掏钱财等。不过,这些禁忌更多地是一种传统说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其的遵循程度可能因地域、个人观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当然,初二回娘家的核心意义还是在于家庭团聚和亲情的维系。
可以说,不同地区,初二回娘家的习俗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以下是部分常见的区别:
1.礼品方面:北方女儿回娘家带的礼品可能有当地做的糕点、干货等,具有浓厚的北方特色;南方女儿带的礼品通常比较精致多样。
2.称呼方面:北方的称呼较为豪爽质朴;南方的称呼则更显温婉细腻。
3.饮食习俗:北方在大年初二流行吃面,寓意生活顺顺当当;南方则吃开年饭,食材丰富,鱼寓意年年有余,鸡象征大吉大利等。
4.祭财神时间与供品:北方大年初二就开始祭财神,供品多为馒头、肉类等北方常见食物;南方大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供品有水果、糕点等。
5.例如,在广东,大年初二被称为“开年日”,除了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人们还会解除各种禁忌、开始新生活。在一些地方,如河北蔚县,正月初二有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
不过呢,上官皖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习俗差异可能因地域、家庭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亲情的珍视。
另外,除了大年初二回娘家,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例如:
1. 祭财神:部分地方有在正月初二祭财神的传统。人们会在财神画像前点上香火,祭拜财神爷,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2. 吃“初二面”:初二面讲究颇多,有些地方的初二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过一遍。在一些地区,初二面还会搭配各种蔬菜,如油菜、芹菜、生菜等,取其“有财”“勤财”“生财”的好意头。
3. 接财神:正月初二把门开,笑纳东西南北财。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很早把大门敞开,桌上摆上几样吉祥果,鞭炮齐鸣,迎接财神。也有人会去财神庙烧“头炷香”,敬香结束后,“请”一些写着“福”“寿”字样的红绒花和金元宝回家,寓意把“福”和“财”请回家。
4. 开年饭:大年初一讲究吃素食和年夜饭的剩菜,而到了大年初二,被视为崭新的开始,这一天的饭食也被称为“开年饭”,通常较为丰富多样,寓意吉祥。饭桌上除了要有鸡鸭鱼肉等象征富裕吉祥的菜式,也会有油菜、芹菜、生菜等有美好寓意的蔬菜。
不同地区的初二习俗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习俗可能因地域、家庭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大年初二,归宁之时。女儿归省,阖家团圆,延续着千年的亲情古韵。初二回娘家,幸福乐开花……【文/上官皖,中华风情录摄制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