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后录《晚唐五代风云-第40讲-枭雄高季兴:稳扎稳打纳人心,处一方为王》

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原名高季昌,以弹丸之地在各大国间纵横捭阖,无耻无赖,也算是一个乱世异类。

一、高季兴事迹

        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河南人,是南平的开国君主。

早年在李让家为奴,因相貌不常被朱温赏识

        高季兴早年在汴州李七郎(李让)家当奴仆。可谓出生卑微,但"英雄不问出路",并不影响勇士一展宏图。

        883年,朱温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李让因献出大量钱财,被朱温收为养子,改名为朱友让。

        后来,朱温在朱友让的家奴中发现了高季兴,见他相貌出众,机智过人,便命朱友让收他为养子。高季兴因此改姓为朱,也是凭借着这一关系,高季兴后来便跟随在朱温身边,成为朱温的亲信牙将,开始学习骑射功夫,并逐渐由制胜军使升迁为毅勇指挥使。

献计朱温从李茂贞手中夺回唐昭宗,被朱温委以高官

        901年,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等人劫持到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投靠李茂贞。

        902年,朱温率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坚守不出。由于日久不能破城,朱温打算退兵。高季兴劝道:“天下的豪杰们关注此事已经一年了,我们不应仓促撤兵,而且敌军和我们一样疲惫,城破就在旦夕之间。大王担心的只是敌方总是闭门不出,以消耗我们的给养和士气。这不难对付,我有办法可以将敌人引出来。”朱温状其言,采纳了他的主张,随即命他招募勇士。

        高季兴招募到勇士马景。马景按照高季兴的计策,率几人到凤翔城下,对李茂贞道:“宣武军就要东撤啦!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李茂贞果然上当,开门追击。宣武军趁机攻入城内,马景却战死了。

        后来,李茂贞与朱温讲和,交出了唐昭宗。高季兴因功被任命为检校司空、代理宋州(今河南商丘)刺史,并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 此后,高季兴随朱温攻破青州(今山东益都),改为主持宿州(今安徽宿州)事务,迁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防御使,并且恢复高姓。

高季兴为荆南留后,重振荆州获符节和斧钺

        906年,朱温攻破襄州(今湖北襄樊),荆襄节度使赵匡凝投奔淮南,其弟赵匡明荆南留后赵匡明投奔西川。朱温遂任命高季兴为荆南兵马留后

        荆州从唐僖宗以后,战火交集,市井城邑破败不全。高季兴招聚流离失散的人民,逃亡在外的人民回归故土恢复旧业。朱温嘉奖了高季兴,授予他符节和斧钺。斧钺在古代是作战和刑罚砍头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朱温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后命其出兵雷彦恭,加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并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不久,朱温下诏削武贞军节度使雷彦恭官爵,命高季兴与楚王马殷出兵讨伐。高季兴命大将倪可福与楚将秦彦晖攻打朗州(今湖南常德)。

        908年,秦彦晖攻破朗州,雷彦恭投奔淮南。不久,朱温又加高季兴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此时的江陵城池残破,人口稀少,高季兴到后,招抚百姓,恢复生产。此外,高季兴任命倪可福、鲍唐为将帅,等为谋士,势力逐渐壮大。

朱温死后,高季兴助梁击晋失败,断绝给后梁的贡赋

        912年,朱温被儿子弑杀,后梁国势日益衰弱。

        高季兴先是出兵攻归州(今湖北秭归)、峡州(今湖北宜昌),结果被蜀将王宗寿击败,随后以“助梁击晋”为名袭击襄州,又被山南东道节度使孔勍击败。

        从此,高季兴断绝给后梁的贡赋。

内心膨胀,打造连船水军,攻打周围国家,被王建用火攻破,之后收敛野心

梁末帝忙于北方战事,封高季兴为渤海王;高季兴恢复贡赋

        梁末帝当时忙于应付北方战事,无暇顾及荆南,便对他采取优容政策。

        915年,梁末帝封高季兴为渤海王,并赐衮冕剑佩。

        917年,高季兴恢复给后梁的贡赋。

李存勖灭后梁,高季兴不听劝告前往朝拜李存勖,差点有去无回

        923年,晋王李存勖灭亡后梁,建立后唐。高季昌得知后,为避李存勖祖父李国昌之讳,将名字由“季昌”改为“季兴”,并在司空薰等人的劝说下打算入朝朝觐。梁震劝道:“大王不可入朝。梁朝与唐朝有二十年的世仇,大王是梁朝旧臣,手握强兵,占据重镇,如果亲自入朝,恐怕有去无回。”高季兴不听,亲自前往洛阳朝见。

        高季兴入朝后,被任命为中书令。唐庄宗(李存勖)果然有意扣留高季兴,郭崇韬进谏道:“陛下得到天下,各地诸侯都只是派人进贡,只有高季兴亲自前来,您应该褒赏他以为表率。若是把他扣留,怎么能使天下诸侯归心呢?”唐庄宗于是命高季兴回江陵。高季兴急忙离去。

        高季兴走后,唐庄宗又后悔了,密命襄州节度使刘训在中途将其截留。唐庄宗的密诏到达襄州时,高季兴早已连夜离开。到襄州,酒喝到酣畅时,对孔勍说:“这一趟有二错:我去朝拜是一错,他们放回我是二错。”

        高季兴返回江陵后,握着梁震的手道:“没听您的话,差点不能回来。”众人问朝中的形势,高季兴道:“新皇帝刚刚得到河南,便举掌对功臣道:‘我在手指头上夺得天下。’灭亡梁朝岂是他一个人的功劳?皇帝如此骄傲,功臣无不寒心。而且荒于酒色,当不了多久了。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因此,高季兴在江陵修缮城池,储备粮食,招纳梁朝散兵,以备将来。

任命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重庆、湖北),卧兵不动;李存勖死后,截货战利品

        924年,高季兴兼任尚书令,进封南平王。

        925年,唐庄宗命魏王李继岌与郭崇韬率兵伐蜀。高季兴请求率荆南兵马取夔州(今重庆奉节东)、忠州(今重庆忠县)和万州(今重庆万县)、归州(今湖北秭归)、峡州(今湖北宜昌)等地,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但是,高季兴并未出兵。 

        926年,李继岌灭蜀后,命人押送财务乘船顺江而下,准备运往洛阳。但是,兴教门之变,唐庄宗李存勖被杀。高季兴得知,便杀死使者,将货物截留。

高季兴索要蜀郡,李嗣源强行委派刺史被拒,高季兴被削除官爵

        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高季兴索要夔州、峡州为属郡。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要委派刺史。

        高季兴又表示已派子弟前去,要求朝廷不要委派刺史。唐明宗大怒,削除高季兴官爵。

高季兴被李嗣源讨伐后,向南吴称臣,册封为秦王

        927年,唐明宗任命襄州刘训为招讨使,讨伐高季兴。不久,别将西方邺攻取夔州、忠州、万州。高季兴以荆州、归州、峡州三州之地向南吴称臣,被册封为秦王。

高季兴病故,高从诲即位,“性明达,亲礼贤士”

        929年1月,高季兴因脚气病病故,终年七十一岁。

        长子高从诲继位,南吴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兼任侍中。

        高从诲继位之后,对他的左右僚佐们说:“唐近而吴远,舍弃唐而臣服吴,这不是好方法。”于是就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并同时给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元信写信,请求他上奏给后唐皇帝李嗣源,愿意重新称臣纳贡。

        930年,后唐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并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赐谥号武信。

二、怎么看待高季兴

为何高季兴内部稳定?

1、兴修工程,修筑城墙

2、地方小,经常被周围国家视作屏障,不容易被视作敌国

3、善于利用各个国家的矛盾,求生存

4、内安百姓,善于招聚流离失散的人民,逃亡在外的人民回归故土恢复旧业。

三、介绍一个小故事

高季兴与他的爱妾

        高季兴非常宠爱妾室张氏,每次出征都把她带在身边。一次兵败,高季兴带着张氏夺路而逃,夜中误入深涧。当时张氏有孕在身,行动迟缓。高季兴怕张氏连累自己,便趁她熟睡的时候,想引发山崩把她压死。山快要崩塌时,张氏突然惊起,对高季兴道:“我刚才梦到大山崩倒压在我的身上,有个身穿金甲手执戈矛的神人托着大山,我才没有被压死。”高季兴听后,认为张氏怀的孩子肯定不是寻常人,便带着她一起逃生。后来,张氏生下了长子高从诲。高从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