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丽梁
有很多原因,让我在观赏这部影片时心情复杂。
其中最沉重的,是高畑勋先生的逝世。我已无法单单作为观众去欣赏这部动画电影。在动画的小世界中,一位巨匠的逝去,是这个世界隐形一角的崩塌,让这个世界里的人,喘息困难、惊慌失措。这种感受,如实的降临在我的身上。
小世界不代表全部,如何让人如此慌困?思绪交错间,我好像知道了这种不明情绪的源来。
研究生的三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长大了,为社会、为时代做过积极贡献的人们的逝去,徘徊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无形中慢慢沉淀。从谁说起呢,杨绛、余光中、南仁东、李敖、霍金……
他们是那个我们一直仰望的年代的“残存者”,是二战后,积极投身于人类事业的人,有些重要的东西,我们年轻人还没有接收到,可他们的时间到了。
我下意识的有一种类似文化断层的恐慌。
其次,尽管吉卜力工作室的制作部已经解散,《玛丽与魔女之花》是由另一个名为Ponoc的工作室制作而成。但是该片导演米林宏昌是吉卜力工作室出身,诚可算是宫崎骏和高畑勋的弟子,或者可说是唯一的作为导演的弟子。
因为,更早的公认最有希望继承宫崎骏的导演近藤喜文(代表作《侧耳倾听》)已经去世。而庵野秀明,尽管是宫崎骏的弟子,但与吉卜力的动画创作方向实在已相去甚远。
能在中国大陆看到宫崎骏和高畑勋的弟子执导影片的上映,我从梦中醒来,久违了。
如果不考虑制作公司的名称归属,且将它假设为吉卜力制作(吉卜力制作部解散后,绝大部分的动画人才都进入了PONOC工作室),这是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第一部作品。(早年,宫崎骏与高畑勋曾与国内上映管制有过洽谈,然无疾而终。)
要说心情不复杂,也令人难以相信的吧。
【【正文】】
《玛丽与魔女之花》是米林宏昌执导的第三部动画电影,前两部分别是《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和《回忆中的玛妮》,皆由英国儿童文学作品改编而成。(根据英国儿童文学改编的习惯,应该与宫崎骏的影响有关。除去宫崎导演的原创剧本,他似乎很喜欢英国儿童文学,也深受其影响,由其执导的《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企划的《借东西的小人阿里埃迪》、《地海战记》可见一斑。)
米林导演在该片中做了诸多大胆的尝试。就结果而言,利弊几乎是无可辩驳的显而易见。
恕笔者直言,严格来说,这部作品若是没有优秀的制作团队的支持和米林导演个人作为动画师的才华,这会是一部平庸之作。这不是在抹杀这部作品的优点,而是客观的就结果来判定这部作品。制作团队通过这次探索和实践一定受益匪浅,然与观影者而言就不得而知了。
笔者虽然欣赏米林导演的大胆尝试,却必须明言影片中的弊病。旨为交一份答卷,作为动画人必要交给高畑勋导演的答卷。
一
影片的剧情浅淡
就影片剧情的最终呈现,这是一部大约至少需要三个半小时才能交代清楚的影片。全片有太多细节如流水账一般,一带而过,看似充实,实则单薄,禁不住人回想和揣摩。例子不胜枚举:
玛丽与夏洛特及魔女的关系混乱;
玛丽获得和使用魔法的因由和过程过于随意;
每个人物都刻画单薄,即便是着墨最多的玛丽,形象塑造也过于平面化,没有人物情感本身具有的立体纵深和复杂性;
……
影片的主题,没有通过客观社会去创建关系,而是导演与作品的直接构建,这直接导致影片不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换句话说,通过这部影片,导演想告诉观众什么,也就是观众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正需要的,导演没有说清楚。这也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缺陷。动画电影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丢失了。
二
影片的画面糙乱
1.影片的作画部分:
如上图,彼得与自行车的比例失衡。
影片中有多处造型比例失衡(动画本身是极其抵触现实比例的挪移,而更支持变形和夸张,既变形就意味着画者需要对画面的审美需求负责,此处强调的正是变形的失衡),或者说比例可以更加和谐。
动作生硬。猫咪没有刻画出动物的敏捷,尤其这是一只拥有拯救同伴意识的猫,应该更加生动和流畅,然而猫咪的造型和动作都非常呆板。
2.影片的美术部分:
(动画中的美术概念,指动画片中,除去角色、道具等类似演员的部分,留下的动画背景图。相应的,动画中的作画部分,指的就是类似真人影片中演员演绎的部分。)
尤其是影片中的自然环境的表现,一流的画工,平庸的表现。
画面空间感薄弱;且没有起到适当的渲染气氛、烘托影片世界观的作用。
3.影片的色彩部分:
色指定应该是非常努力了,但是还不够。动画中的色彩表现,可以发挥非常多的作用。根据影片的不同主题、世界观、情感和情景的强调,色彩一定要有偏向和统一性。这一部分,影片做的还不够,色彩的用力稍显均匀,换而言之,没有明显的出彩部分,没有这一部分的渲染,直接导致影片缺乏视觉上情感高潮氛围的营造。
4.影片的配音部分:
就主角玛丽和彼得的配音来说,成年人扭着嗓子扮小孩,表演的痕迹太严重,感受不到男女主角年龄设定下的情绪表达。
老实说,观赏《玛丽与魔女之花》以前,笔者最期待的就是影片中对魔法世界的描绘,不知影片中对魔法世界的刻画完全没有让笔者眼前一亮,是否足够成为它被批评的依据。
最后谈到《玛丽与魔女之花》在中国上映版的预告片,简直拙劣。除了知道是关于魔女和花的故事外,影片要表达什么完全无法了解,而“魔女”与“花”两个元素在影片的标题中已经说明,无需重复。预告片可说是白开水一样,无色无味,没有任何欲望。再次证明了影片表现者并没有足够认识到影片所要传达的是什么。
从结果而言,这部影片不算成功;从过程而言,希望参与制作的动画者们收获圆满。
言及到此,笔头沉重。我……
还想再说点什么……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