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亦舒《直至海枯石烂》,我从爱情里看到了女性成长力

写完《读亦舒<直至海枯石烂>,我又要相信爱情了》,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原本,我以为,故事里会有一场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绝世爱恋,可是,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原本的期待是那么肤浅。女性的生命若不长智慧,光有爱情,怎么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不能简单地将这本小说定位为爱情小说,我认为更应该是一个传达女性独立爱情观和价值观的小说故事,从爱情里我们看到了女性成长力。

01/

小说第2章是姑母庄杏友的故事。她的生命里重要的四个人:父亲庄郁培,男友周星祥,老板兼事业合伙人阿利罗夫,儿子周元立。

关于父亲庄郁培。一位在私人学院任教的老师,满腹经纶,清风亮节。庄杏友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她清贫度日,相依为命。因为突发脑出血,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女儿。

关于男友周星祥。全家移民美国已有十多年,家里做航空事业,极其富有。初见时,庄杏友“看见一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站在面前,她涨红了脸,结结巴巴。”第二次见面,“杏友这次比较留神,她发觉他开一辆铁灰色欧洲跑车,人实在潇洒,做简单的动作如上车下车都那么好看。”

他为她倾心。“花圆裙,白布鞋,这样清丽脱俗的女孩实在不多见。”他为她许诺“你到东部来与我一起读书,毕业后迅速结婚。”“我交代过后马上接你过去结婚”“直至海枯石烂”。

他终究没有兑现诺言,回到美国的家中之后毫无音讯。而她,“每日盼望着周星祥会在门口出现”。她怀上了他的孩子,无助而且绝望,这是她的终局了吗?才二十岁多一点点,她已经走到尽头了吗?“母亲要是知道她今日那么吃苦,不知道会伤心到什么地步。”

在庄太太(庄杏友的伯母)和周母的安排下,庄杏友生下了孩子。孩子交由周母收养,周母出资供庄杏友出国留学,攻读设计专业。“杏友忽然觉察到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宗交易。”

周星祥和台塑公司继承人王庆芳结婚了。“他不是坏人,但是娇纵惯了,又年轻,肩膀无担待,什么都靠家里,父亲一吼,他马上软化。”“鱼儿离不开水,他哪里舍得悠哉游哉的生活。”“周王两家将合作生意,发展整个东南亚市场。”

02/

关于老板兼事业合伙人阿利罗夫

艰难的求职路上,她遇到了阿利罗夫。这个专营服装厂的精明的犹太人,帮助她,关心她,爱护她,在事业上“棒”红了她,为她创建了“杏子坞”专属品牌,庄杏友成为了名满天下的时装设计师。“她的心灵不再沉睡,有苏醒迹象。”

于她而言,阿利罗夫更像是事业合伙人。 “在那刹那,她知道她永远不会爱她,可是她敬重他。”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风吹半夏》的许半夏,一个女性在职场上的厮杀,自己付出多少艰辛只有自己才懂得。

关于儿子周元立

庄杏友生下了孩子,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负责照顾她的彭姑(周家管家)说“不要看,看了无益。”

她第一次见到周元立是在庄太太和周母的安排下,到卡内基音乐厅看周元立的小提琴演奏。“那小男孩开始演奏,杏友洗耳恭听,他分明是天才,把一首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拉得如行云流水……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到。”“庄太太说得正确,周元立的确得到最好的照顾。”

她也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争夺周元立。但是,在周母的怀柔政策下,她放弃了。“因为坦诚相告,她的每一句都是真话,杏友还是感动了,如果再同周太太争周元立,那简直不是人。”

在周家,周元立终生锦衣美食,他也是真心关心母亲庄杏友。特别是母亲病势严重和弥留之际,他一直守护在她的身旁。

03/

小说第3章,将故事拉回了主人公庄自修,她是一名小有成就的作家,她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了姑母庄杏友的故事。“我不会辜负你的故事。”她为姑母被抛弃的经历愤慨发声,对姑母的自强不息敬佩不已。

她明白工作的重要性。当周元立跟她说“我将追随她(庄杏友)到天涯海角,自修,你呢?”她的回答是“我需要工作,我有心无力。”周元立说:“我可以负担你的生活。”她摇摇食指,“那是今日女性再也不能犯的错误,我不会接受你的馈赠,杏友姑母为了区区一笔生活费,失去了她一生至宝贵的自尊。”

她有自己清醒的婚姻观。“我希望伴侣经济实惠,与我共同进退,在事业上可帮我一把。”

她的独立和奋斗让我敬佩。“我已习惯自己觅食,飞得高且远,有时伤心劳累,却是自由的灵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