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不打扰
做父母,就是一场修行,在修行的道路上不仅要学习新的东西,更要不断改变自己一些来自原生家庭根深蒂固的思想。前者尚可做到,但是后者能做到的人则少之又少。
近年来,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原生家庭”这个词,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甚至是孩子的一生。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从自己的原生家庭挣脱出来,才有可能不把自己的经历或者遗憾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两孩子的妈妈,在育儿的路上踩过很多雷区,但幸运的是,学习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从原生家庭走出来,开启一个新的世界。
01
在大宝小的时候,因为初为人母,我经常有各种各样的焦虑:为什么晚上孩子老是哭,是不是因为我孕期脾气太暴躁?为什么孩子后脑勺有一圈头发都没长?为什么别人家孩子4个多月就长牙了我孩子八个月还没看到影......
带孩子下去小区玩,经常听到一些妈妈在攀比,以“孩子走路早、说话早”为荣。还有很多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的就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学习。而我,曾经也动过类似的念头,然而,这样真的好吗?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神经学教授彼得·胡滕洛赫尔研究证明,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创造力有重大意义的大脑功能区域,会因为其他领域的侵占而萎缩。也就是说,当我们过分强调对孩子的某一能力进行强化刺激时,他的其他能力会因为这个能力的侵占而退化甚至消失。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有的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却可能因为用力过猛而无法坚持跑到终点;而有的人遵从自己的成长节奏,循序渐进,却能一直向着终点不断前进。
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自我成长规律,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早教机构去干预。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用心陪伴,尊重他的成长规律,不打扰。
02
近年来,各种以培养孩子专注力为噱头的早教机构横空出世,而且出奇的火爆。为什么这种机构大有市场?从另一侧面说明了现在大部分孩子的专注力都不够。
来看看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是怎么破坏的,我家大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大宝大概6个月的时候,我朋友给他送了一套木质的积木,他非常喜欢玩,因为白天我要上班,孩子就交给他奶奶看。在他玩积木的时候,他奶奶一会儿给他吃水果,一会儿给他喂汤,最糟糕的是,还经常对孩子的创作指指点点“这样搭是不对的,应该这样搭......”
在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大人的这种自以为是的教育,打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光明正大的做着操纵孩子的勾当。在这种打断、限制下长大的孩子,他的注意力怎么可能集中呢?他怎么能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独立完成呢?上升到更高一点的角度,他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呢?
如果孩子专注在自己的世界,请不要打扰他。如果他希望和你交流、一起玩耍,那就放下工作、放下手机,好好的陪伴他。
03
小时候,妈妈总喜欢对我说教: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我妈妈,也算是她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读过高中,因高考失利与她心心念念的大学失之交臂。到现在我还非常清楚的记得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那开心的表情,还有她对我说过的话: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上大学,现在你考上了,妈妈也觉得没有遗憾了。
从小妈妈给我灌输的思想,让我认为“学习等于找好工作”,所以当我找到了老人家眼中体面的“铁饭碗”后,我就恨不得今生都不用再学习了,因为不用再找好工作了,这种想法让我碌碌无为的度过了我工作的前十年,让我在最值得奋斗的十年选择了安逸。
在过去的十年里,稳定的工作让我感觉我的人生已经静止了,激不起一点浪花,现在就可以看到未来30年的生活状态,这种感觉真的非常糟糕。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以浪费。
还好,我没有丧失学习的能力,在网络这么发达的今天,我被动的接收了很多知识,到后来自己主动去学习,这个过程虽然来的有点晚,但庆幸的是,我慢慢地把自己从原生家庭的影响里解放出来,没有再把这种影响加在我的孩子身上。
愿你走出原生家庭,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引用心理学家李雪的一句话:爱孩子,便“如他所愿”,而非“如我所愿”。
用爱陪伴,用心倾听,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