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来临,你只有“热热热”,古人却有诗词和冰激凌

进入伏天就表示着酷暑来临,全国人民都变得“热情”高涨,关于热的段子也是满天飞——“晒车晒房晒幸福,你咋不敢去晒太阳呢?”“那个唱着种太阳的小瘪犊子在哪?我怀疑他的太阳真的种成功了,要不我咋热成狗了?”“我们都是奔跑的五花肉,大伙儿出门注意要翻面儿,注意火候,别烤糊了。”

这些令人捧腹的段子让人在炎热天气里不那么焦躁了,不过,比起古人的夏天,我们只会“热热热”就词穷多了。他们不但有诗词甚至也有冰激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人家夏天住着自家的小院子而不是我们的鸽子笼,窗外的芭蕉树为窗户带来绿荫,懒懒的睡个午觉起来,闲着也是闲着,就看看那些孩子们追逐柳絮吧。想想我们想要的生活,不就是这份自在的闲适吗?种太阳的熊孩子,没事捉柳花去,啥不好玩偏要去种太阳?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你家有“绿树阴浓”吗?你家有“池塘”吗?看到这首诗,我怀疑我们可能住了一个假房子,“满架蔷薇一院香”也只有出现在梦中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清风半夜鸣蝉”?我们的夏天都被这种聒噪的虫子攻占了,一大早上像约好了似得齐齐鸣叫,只听见噪声却不见清风。而稻花香和蛙声已离我们很遥远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样的夏夜,给我来一打。

除了精神上的消暑法,古人也真的有冷饮消暑哦。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人就学会用最原始的方法制冰了,对此《诗经》中就有记载。而周代出现了专门管理制冰和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春秋末期,诸侯们的宴席上出现了“冰镇米酒”。宋代的冷饮已经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冷饮进入了平民家庭。而进入元朝,商人们在冰中加入蜜糖和珍珠粉,成为最早冰激凌的雏形。据说冰激凌的制作方法还被马可波罗带到了意大利,随后传遍了全世界。

我们的祖先,简直帅呆了,不是吗?没有冰箱没有空调,可他们的夏天过得那么惬意,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