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Day1

    【原文】

        第二章 现实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速成不可能,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字:换。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本质上看也是这一个字——换。

        不成熟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们的特征很多,但一个通病就是整天都在想“我要……”,全然不顾自己其实一无所有。

        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浮躁,是因为他们一无积累(或者积累太少,几乎无法换取任何东西),二无方法和经验(所以求之不得)。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

        要想跳出去倒也简单。拿出一张纸,将其划分为左右两半,然后做两个列表,左边是“我有的”,右边是“我要的”,逐一罗列。完成后要尽量客观地判断:先划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再仔细判断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换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须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其上做重点标记。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我有的”换得,却又是必须、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的资本换取那些“暂时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奋,或投机取巧。投机的方式并非不能用,尽管它的成功概率实际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而它的失败概率甚至和它看起来的成功概率一样高。

        还有一个辅助手段,就是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要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在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一点感想】

        第二次读《把时间当朋友》,想来跟第一次读来感受不同。或许当时的自己没有现在这么焦虑,或许当时是轻轻松松地泛读而过,或许当时的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性太强,太急功近利,期望从中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提升。和大多数孩子即将面临小升初的父母一样,没有了奥数比赛,没有了各种奖证,我的疑问是我的孩子出路在哪里?看到了《现实》这一章列举的方法,我也依葫芦画瓢般列举了文中的我要的和我有的,发现我和孩子拥有的积累和沉淀还不足以支撑我们想要的,于是乎和孩子一起开始了列List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忘掉八九,常思一二?官差不自由,要在不自由的时候尽心尽力,在自由的时候做点自己想做、能做的事...
    望宸亭阅读 470评论 2 8
  • 正月未满,物候乍暖;北家南舍,相去千里。经纬相异,风物有别;归而凌峻,返而清宜。 闲情无寄,相伴无侣...
    一水沚鳶阅读 518评论 0 1
  • 阳光明媚 花儿酣睡 时间淌水 寂寞成堆 枯萎枯萎 空无最美
    川夏的书影时光阅读 15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