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2025年第122期“融”主题活动。

  孩子小时候,我们和婆婆是分居两地的。因为婆婆惦记她家里的几斗水田,一年总要回去几趟,加上路途遥远,来回不方便,所以很多时候她是在家停留很长时间才过来,而且每次来回都要孩子爸跑回家去接送。一年到头在路上花费的交通费也很可观。可有什么办法呢,孩子实在太小,也没有托幼机构愿意收,没人照看只能请她过来照看。自己的工作也受到影响。

  最后一狠心一咬牙,在孩子不到两岁半的时候送进了私立幼儿园。这样一来,待在幼儿园期间是我的喘息时间,但因为太小了,总哭闹不停,一半时间是生病的,看着实在不忍心,就决定中午给接回来,吃过饭再送去。这就开始了接送生涯,一直到小学毕业。有时候我就在反思,是不是对孩子付出的太多导致她现在的幼态心理,总也长不大?

  因为年龄小,幼儿园从小小班开始上起,一直上完学前班,总不能让她在学前班里再复读一年吧?考虑这挺打击她学习积极性,只得让她报名就读小学,打听到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留作业少,管理不严格,尊重孩子天性,当即决定送进去上学。

  那时候报名还不像现在这么严格,好像家长领着孩子就报名了。证明材料是入学再提供。都接送三天了,那个憨憨的孩子,没有发到课本也不知道回家跟家长学话,背着个空书包来来回回地跑。问她怎么不发书,她答不出来。还是听附近的同班小孩子说,老师不给她发书。一打听,原来因为年龄不够,所以不收。学校也不通知家长,让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遭受无端的冷落。

  没办法,只能找学校交涉,求爷爷告奶奶总算同意我们上学了。

  一路走来,总觉得年龄小,不想给她压力,对学习没有过多要求,心智上也跟同班学生不太等同。

  她最大的苦恼就是,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她不知道,别人都能听懂的话外音她不明所以。时间长了,别人都嫌弃她太幼稚,不愿意跟她玩耍,而我们作为家长是失职的,也没有正确引导她,导致她的朋友很少,性格上也跟别人有差别,自卑、敏感、小心翼翼,总感觉不太容易融进同学们的圈子,边缘感很重。

  唉,做父母难,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更难。

  等到上初中住校了,尽管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她依然对分离焦虑万分。我们在家里时刻揪紧了心,猜想她在学校的情况,毕竟刚刚11岁就独自管理自己的生活。最近看美剧《小谢尔顿》特别有感触,有一集是天才小谢尔顿要跳级去上大学,结果妈妈焦虑得夜不能寐,千方百计阻挠他的想法。但最终却选择放手,让11岁的他去大学学习,谢尔顿的外婆充当司机每天接送小谢尔顿上下学。

  因为年龄小,又充满了学习热情,把每个教授都给问的哑口无言,避之不及。校长无奈只得给他单独分配一个房间供他学习。为避免妈妈的担忧,他急于在校园里结识新的朋友,毕竟年龄差距太大,没有人愿意跟他玩。结果他那些荷尔蒙旺盛的同学利用了他的交友迫切的心理,借用他的房间,与女朋友幽会,被妈妈发现了。

  我家的孩子虽然离天才十万八千里,但形势所迫也被当作天才来培养了。学习成绩也不突出,心智也不够,总觉得跟班级其他人有着隔阂,很难融进她的班级和群体,处理矛盾想法也很幼稚。就连她青春叛逆期都来的晚、走得慢。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就这么被裹挟着送进了大学的校门,学校虽然不怎么好,但对于一个普通孩子也足够了。

  现在我已经在慢慢接受这个事实,也接受她成长慢的现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