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第2个经济学原理,它的书面表述为: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由于上一个的原理,总所表述的交替关系,人们获得一样东西或者得到某种收获时,则必然用另一种东西或其他的方面的事进行交换。或许并不等价,然而交换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书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比如说。在决定上大学前,我们肯定会考虑上大学是否值得,在人们看来,上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所付出的代价则是学费、时间和住宿成本,然而这似乎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上学所需要的代价。学费和时间的付出,对等收获了知识和未来更高级别工作的可能。而住宿成本显而易见,对社会人士来说,学校的住宿成本可以说是廉价的,这部分甚至可以计算为收益。而你得到上大学的机会或是选择上大学的机会使你付出了什么呢?答案则是在同样的时间内你找到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工资收益所带来的价值。这其实是最简单的计算方式,或许有些人没有正式考虑过这些问题。然而并不代表这些行为没有发生。
更普通的对比,或许能够助帮助理解这种情况。比如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运动员,他们通常不会选择通过大学来提升自己其他方面,而是在运动天赋方面进行深造,并且争取在黄金年龄取得优异成绩。对于一个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来说,在大学和运动场两个选择上,很少有人选择在运动的黄金年龄去读大学,因为它们带来的收益实在差距太大,简单来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