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了几年,基本也都是流水账类的东西,有时候看到一些善心的朋友评论或者留言:说写得很细腻,感同身受,还觉得自己可能写得不错。但等自己打开电脑,对于每一天要写的东西无从下手时,就觉得自己好像根本不擅长写东西,甚至连喜欢也算不上,因为我都想躲懒。
以前听人说,怎么判断你到底喜不喜欢一样东西?就是:你面对它的时候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是想都不想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还是害怕得想逃?
我是第二种。我想笔下如有神助,打开电脑文档,略微一思索,文思泉涌,高产如母猪。但实际情况是,我连要写的主题都经常找不到,我也不想用超过日常规划的时间去写,例如,到了11点,我觉得就要准备睡觉了,而不会坚持要写到12点甚至更晚。
我看到很多人常常半夜还在更文,我觉得,我没法牺牲我的任何东西来做这事。这是不是就能说明,这件事,我可能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喜欢,那么重视呢?
而对于写的东西,我常常也是写得比较粗浅,存自我感受型。感受之余,我还会不由自主地美化,自我美化,自我屏蔽掉一些真实、深刻和痛苦的事。
现实很残忍,单就按近期的一系列事:云南泥石流、新疆7级地震、江西新余大火,每一件大事,都丧失了人命,这对于我们每一个都可能在这些意外事里丧生的人来说,这是多大的恐惧。
我不敢去想,我甚至不太去看这些新闻。很残忍,会很痛苦,会很怕。我不喜欢这些情绪。
我只是一个弱小的人,我想自己的日子相对安慰,相对安全,我顾不上他人,我也不想顾他人,因为我帮不上。
如果今天,让我捐款,我会捐钱,可能是100元。仅此而已,再多,不是出不起,而是觉得跟100元的心意差不多。
如果今天让我去网上声讨某些人,我不会去,第一,我不知道事实的真相;第二,声讨什么呢?诉求是改正以防再次发生?还是要追责?然后呢?
最后,我可能什么都没做。我就是远远地看着,等着,哪一天,也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到我身上,我安然接受。因为,事情发生以前,我对于此类事,并没有伸出什么援手。
乱七八糟地写了一堆,也不知道为啥今天会写到这样的话题。不知道是内疚,还是用这种方法宣泄内疚。
有时候,我们表示出自己的无助,并非真的自己无法做一些事,而是收获外在的包容声来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