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学习的目的和规划》

《关于〈孟子〉学习的目的和规划》

   这个题目源于一场课后对话。

   有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读《孟子》能读了,但是,写不出感想,觉得对不住孟子。"

   我的回答是:"这就好像材料和创作一样。你现在读《孟子》就是积攒材料。等到材料积攒够了,自然就有想法出来。"

   正如程子所言:"《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程子说的是宋代的大白话,我就不翻译了。程子的这个意见就值得我们停下来,琢磨一分钟,嚼一嚼里面的味道。

   《论语》《孟子》里面有一些方法论,比如观人法就很贴切实用。但终究不是为了类似一些数学的公理定律一样确定的知识而学习《论》《孟》。比如说孟子的养气论,若论具体是不如《黄帝内经》的,就是《黄帝内经》,若论具体是不如《伤寒论》的。但是,先秦往后,哪位精诚大医是不学孟子养气论而能张开思想的疆域、进而迈入精诚大医境域的呢?

   我们生活在长江尾,有人以为学习孔孟就是溯源,以为我们做的是寻迹之旅,一直走到唐古拉山到昆仓山,找到长江的源头,以为这就是学习《论语》、《孟子》的目的。实在说来,远非如此,这就好像生命不只是心脏泵出来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溯源到长江的源头并不能带给我们答案,长江源域无论清澈广大宏伟到何种极致,都不能与天地二字相提并论。

   换言之,《论》《孟》带给我们的必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现阶段,我们站在外面,门儿都没进去呢,此时,如果借用一些浅人的断语给《论》《孟》做一个规定,那是以管窥豹的愚蠢和自诩先进的现代人的愚昧狂妄。

   还有一条路是我们选择的方法:日日为功,不疾而速。每日一句。"《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

   今天开始,如此学《孟子》,要学656天。七个季度。一年零三个月。2018年年底到2019年年初时分完成《孟子》日课。

   到那个时候,我相信有变化。

   三年之学,敬业乐群的气象出没出来就是一个标志。不是我变得多牛逼多高明,而是能不能做到敬业乐群四个字了。花了656天时间,难不成要学做丁春秋么?学孟子不以孟子为师,而是崇拜丁春秋的感觉良好吗?

   到那个时候,我相信有变化。

   材料之中有栋梁有朽木。每天学一句孟子,就好像在自家的仓库里放进去一根栋梁,清理了一坨朽木一样。656天以后,你将变得无比充实而自信,宽广而富有。

   656天以后,《孟子》日课结束,再开《孟子》日课的可能性很小了。这656天中,每日共学的人与氛围亦将跟着变化。所以,每天把日课抄写一遍就是最好的学习,除了运用眼睛,再运用口诵和书写,把舌与手的工具一起用起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并用,把这一句一句的《孟子》涵泳玩味,意便足了。

丙申年丙申月己丑日,八月初四,2016年9月4日星期日 金文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姓名:庹亚军 公司:宁波贞观电器有限公司 组别:第235期 利他一组 【日精进打卡第 49天】 【知~学习】 《六...
    tyj小电工阅读 145评论 0 0
  • 不是所有人的感情,都會久遠。比如愛情,比如友情。許多人都是來了,近了,遠了,走了。最終消失在視線之外,這是一种心痛...
    峻熙阅读 2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