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开局的状态就不太好,填完健康卡已经9点过10分了,忍都忍不住去看手机里的新闻,磨蹭到9:25才打开书。又削铅笔,铅笔已经只剩下一短截了,握在手里很不自在。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开始转发微信视频。昨天晚上看到这个视频,就在那里心潮起伏,泪流不止,连夜发了几个。今上午还不甘心,又继续发。10:10的时候,跑去办公楼签到并拿出入卡,一来回折腾到10:30了。再看看转发的微信视频,有没有人回复我?又遛遛群里的消息。很快就到了12点。
下午2:30摊开书,把手机拿出来充电,顺便划开了网页,看笑话,一个接一个,心里直哆嗦,可还是继续看,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3:20了。发的微信视频收到回复了,如获至宝地点开,查看,阅读,品味,回复,期待……自欺欺人地暗想,在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
看书的时候头很昏沉,眼皮也直打架,困乏得很。鼻头有些一抽一抽的,心里还有丝丝恶心,是不是要感冒了?头越来越昏,眼睛看着铅字,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手机械地勾画着,眼睛过目之处,转眼即忘。心里越来越难受,这看得怎么就像嚼蜡烛?上午看了10页多一点,下午也只看了10页多一点。晚上加个班吧,好歹争取凑到30页。泡好脚之后,我把书打开,群里又跳出来一条信息“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鬼使神差的把这条微文打开了,从第177条开始看,一条接着一条,一条又接着一条,已经看到132条了,后面还有多少条呢?……然而时间已经到了9点。强撑着眼皮,忍住恶心,木然地翻看剩下的几页,终于把这一章看完了,终于达到30页了。看着本章后的思考题,完全一片空白,不能进行思考,更不要说有文字言语了。难道这就是今天看了一天的效果?
简书才写1/3,燕姐就打语音电话过来。这一聊又是将近50分钟。结束电话再回到简书,回顾今天看书的情况。与前天的60页、昨天的70页相比,今天是回到了第2天30页的水平。看看这样一个状态吧,第1天10页,第2天30页,第3天40页,第4天60页,第5天70页,第6天30页。可能这已经是达到一个阅读的疲劳期限而导致的下降,身体状态也开始出现不舒服的反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学习障碍,叫做学习疲劳,是指在连续的,长期的高强度学习下,而产生的学习效率下降,并且对学习厌倦的一种状态。经过这么连续6天的阅读,可能是已经呈现了疲劳的状态。而且这几天晚上都睡得很晚,休息不是特别好。今天晚上本来想早点睡的,结果现在又弄到子夜12点。简书日更也泡汤,还没有1000个字,再说一句。
连续的疲劳学习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还在打疲劳战,为的就是心中那种不安,想要尽快把整本书通读一遍的执着。按照原计划,如果今天能够读到60~70页,那就再用一天能把它读完,现在看来得用两天时间了。这样急急地把这本书读完,到底为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