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第45-48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45如何让一加一大于二

任何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都会告诉你,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但是,行为心理学家也会指出,人对激励的反应不仅与激励本身有关,也会受到相关情境的影响。例如,同是一样东西,人们对失去它的担忧更胜过对得到它的渴望。在得失之间,经济学中一模一样的东西,在心理学中却有了不同的比重。

时机也是个重要的情境。研究已经证实,我们都有“牺牲明天,享受今天”的倾向。面对今天拿到20美元、明天拿到21美元的选择,绝大多数人都愿意今天拿钱。可是,如果把情境换一换,7天之后拿到20美元,8天之后能拿到21美元,更多人就愿意多等一天,多拿钱了。这个现象说明,有时候人类的决策和行为是多么不一致啊。

因此,在运用激励手段来影响他人行为的时候,情境的力量大得惊人。根据一项研究,一个看似很小又不合逻辑的改变,比如把奖励分为不同的类别,就能提高人们获取奖励的积极性——哪怕这个分类毫无意义。

行为科学家斯科特·维尔特慕斯(Scott Wiltermuth)和弗朗西斯卡·吉诺认为,奖品被归到哪个类别,会影响到人们获取它的积极性。在他们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10分钟写作任务,换取一件奖品。奖品都是些不贵的小物件,被混合放置在两个大塑料盒子里,受试者可以从中选一件。但所有的受试者都被告知,如果他们(自愿)选择再完成一个十分钟的任务——也就是总共要做20分钟——他们就可以再选一件奖品。

但受试者不知道的是,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这两组人拿到的任务说明中,有一条关键信息不一样。第一组看到的是,如果他们完成了那项额外的工作,第二件奖品可以从任意一个盒子里选取。而第二组看到的是,如果他们完成额外工作,两件奖品必须来自不同的盒子,因为盒子里装的奖品“类别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所有的受试者都能清楚地看到,两个盒子里装的同样都是混着放的小物件,但第二组中愿意完成额外任务的人数是第一组的三倍。或许更让人惊讶的是,知道自己可以从两类奖品中选择的人,从写作任务中得到的乐趣显然比另一组高。

那么,既然奖品的数量和价值明明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从两类奖品里选”比“只从一个类别里选”更能激励人?为什么这些人会感到更开心?

根据维尔特慕斯和吉诺的看法,把奖品分成两个类别(虽然这分类毫无意义),这让人们感到,要是不完成那个额外任务,就会“失去”某种东西。因此,当你使用奖品或激励手段来促使他人完成任务的时候,应该把激励手段或奖品分为不同的类别。金钱成本并没有变,但此举提升了它们的“心理价值”——因为人们害怕失去。

任何一个对使用激励手段鼓舞他人的方法感兴趣或以此为职责的人,都能从上述研究中得到有用的启示。例如,如果一名销售经理想使用一个崭新的提成政策或奖金项目来激励下属好好干,那他可以把奖励分成两个类别,下属只有在赢得了第一类奖励之后,才能争取第二类。这不仅会激励员工们努力争取两类奖励,没准还能让他们工作得更开心。

这种重新分类的效应甚至还能帮助深陷财务困境的人。身负好几桩债务的人一般都会先把较小的债务偿还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能让人产生成就感——朝着财务自由的目标又走近了几分。可是,这么做往往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较大的债务利息也多,欠债总额会变得越来越重。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把较大的债务分拆成两个较小的部分,比如债务A和债务B,在金钱上这并没有减轻负债人的负担,但至少在心理上可以。这个小小的改变能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较大的债务上,因此减少了利息总额,帮了负债人一个大忙。

46退后一步看问题

当今的生活如此复杂,有些麻烦事非常棘手,就连最有阅历、经验最丰富的人也不大容易搞定。幸运的是——或者说不幸的是,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了——解决办公室里的棘手问题或搞定刺头客户的办法从来都不会远在天边。问题的答案就在你的同事身上,也就是那种特愿意向你传授智慧和经验的人。

可有些时候,诸如“睡一晚上,第二天再想吧”,还有“为什么不后退一步,站远一点儿看问题呢?”这样的建议,说话人的用意固然是好的,但这些话也反映出他们对你面临的困境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没有切身的利害关系,所以他们眼中的问题跟你看到的很不一样。可是,在你全盘无视他们的建议,认为那些话毫无帮助或是太过宽泛之前,或许你值得考虑一下:关于寻找解决方案,有科学的证据表明,有意识地与手头的问题保持距离,对于解决问题是很有帮助的。此处所说的距离,是实实在在的物理距离。

或许更引起人兴趣的是,研究发现,退后一步,保持实实在在的距离,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还能给予我们一种独特的说服力。例如,当你向潜在客户做演示或呈交提案的时候,尤其是在早期,请准客户在考虑你的产品或服务之前先后退一步,这会让他们更容易做出跟你合作的决定。

研究者马诺吉·托马斯(Manoj Thomas)和克莱尔·蔡(Claire Tsai)认为,人与问题之间的实体距离会影响他们对这个问题难易程度的印象。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需要大声读出面前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单词。有时候,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单词是研究者所谓的“拼写方式不规则的伪单词”,其实就是人为捏造的、拗口难念的假词的科学说法。比如meunstah这种。有些时候,需要受试者大声念出的伪单词看起来比较简单,念起来也容易,比如hension(汉森)。

有趣的是,就在一个难念的伪单词出现之前,工作人员指示一半受试者往前欠身,好拉近他们与伪单词之间的实体距离。而另一半受试者需要往后靠,把他们与伪单词之间的距离拉大。

最后,读完每个伪单词之后,受试者需要给这个词的发音难度打分。

结果显示,比起那些向前欠身的受试者,往后靠的受试者感到这些词更容易念出来。简言之,这个实验清楚地证明,当你面临一个棘手问题的时候,只需往后退一步,站远一点儿看问题,就能改变你对这个问题的难度的感知——你会觉得问题没那么棘手了。所以,下回当你不知道怎么解开那条数独问题,或是玩拼字游戏时拼命想把手头的几个字母组合成正确的单词时,往后退一步。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或许就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但是,如果你面临的问题不是念单词或拼字游戏呢?例如,假设你正在来回打量一件想买的东西。你和这件东西之间的距离远近,会影响你做出购买决定的难易程度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者又做了一系列实验。这一次,受试者需要对一些电子产品做出评估和选择,比如照相机和电脑。他们拿到了这些产品的功能对比资料。为了反映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些产品都非常相似,很难做出选择。

此外,工作人员清楚地告诉受试者,这些产品的价格基本上都一样,没有哪个更合算的问题。最后,研究者调整了受试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一些人可以近距离地看产品,另一些人则离得比较远。

看完产品后,受试者需要马上做出选择:要么挑出最喜欢的并当场购买,要么就推迟决定,以后再说。

与念单词测试一致的是,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后退的受试者认为这个评估任务更容易些,因此,选择推迟决定的人数明显比另一组少。相比之下,那些近距离评估产品的受试者更有可能推迟购买决定。

总结起来,本章中的“四两拨千斤”的策略是:把人与选择之间的实体距离拉大,可以显著提高人做出购买决策的速度。换句话说,站远一点儿看,复杂纠结的产品选择的确会变得容易一点儿。

从这些发现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个虽小却非常重要的场景布置方法,当我们想要影响他人的决定时就可以用上。假设你正在向一位新客户推销业务,你们公司做的这个方案相对复杂,但从客观上来看,是所有可行方案中最好的。上述研究表明,客户观看这份提案的距离非常重要。你不仅需要认真考虑这次演示的内容,还要密切注意客户观看它的距离。这意味着,与其直接拿笔记本电脑演示给客户看(他们要离得很近才能看清),不如采用以下两个方法:用投影仪把方案投在比较大的屏幕上,就算观众只有一两个也没关系;买个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把观众和屏幕之间的距离拉大。

同理,如果某节课的内容比较难(比如数学),老师可以把学生跟教材的距离拉远,好让孩子们感到课程的难度没有那么大。一个办法就是让学生站在白板或挂纸白板前解题,而不是坐在位子上面对着本子或教科书。这样一来,学生们比较方便后退一步看问题,不必往后靠到椅背上,或是从椅子上站起,干扰思路。

需要在推销过程中展示产品的零售店员工可以琢磨一下自己跟顾客之间的距离。例如,在电器商店里展示手机的推销员可以稍稍往后退一点儿,拉大自己跟顾客的距离——尤其是向不懂行的顾客展示相对复杂或科技成分较强的产品时。

总之,这些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改变信息与观众的实体距离这么一个小小的举措,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感知和决策难度。

这些研究或许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当你为了一件棘手的公事烦恼不已的时候,为什么那个从远处探头过来瞧着你的电脑屏幕、自命不凡的同事,总是以为他能更快地找出解决方法。

47从他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

那些能把坏事变好事的逆转高手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把酸涩难咽的柠檬变成清爽可口的柠檬汁,把不值钱的石头变成昂贵的黄金。如果“坏事”是某种形式的失败,最后却被转化为成功,这种成就给人的印象就愈发深刻。请注意,我们此处说的是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而不是经由坚持不懈、不断争取,或是“尝试、尝试、再尝试”的心态所带来的成功。我们的意思是,正是因为起初做错了,才有后来的成功结果。

扭转错误,让它开花结果,这样做的方法有很多。有些需要实打实地投入时间和资源,比如重新规划商业模型,弥补系统中的漏洞,寻找新方法绕过不曾预料到的障碍。这些都是大动作,往往也至关重要。但小事情也很重要。有一个化险为夷的简单方法容易得令人吃惊,你甚至不需要去琢磨自己从前犯过什么错误。相反,我们的建议是,做个小小的改变,去想想他人曾经犯过的错误。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既聪明又睿智——这些素质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回报。正是由于具备这些特点,他成了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的合伙人与最信赖的顾问。这间公司自从在1964年创始以来,就取得了行业内前所未有的成功。有人曾经问芒格先生,他如何确保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

他简短地答道:“我会看一遍我的蠢事清单。”

芒格先生有一份蠢事清单……里面满是笨拙的摸索,以及相伴而来的失败。他没有遵循传统智慧,辨认并模仿那些导致商业成功的精明决策,比如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和《基业长青》(Made to Last)里逐年记录的那样,而是把时间花在了辨认并避免他人做出的、导致商业失败的愚蠢决策上。

那么,为什么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小的举动,竟能产生巨大的收效?这不仅对于芒格先生和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是这样,对你也同样适用。

其中一个原因是,大规模的成功极少能归结为某个单一的因素。伟大成功的基石一般都是由无数个精心设计、相互交织的因素构成的。因此,要把这些都复制下来,或是挑选出最具决定性的那一个,必然非常困难。但错误就不是这样。一个错误——无论是由于缺乏必需的知识,还是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或是对盈利前景抱有幼稚的期望——能把一切摧垮。因此,以下做法是有道理的:不但要做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蠢事清单”,把他人犯过的商业错误记录下来,你还应该在一碰到要做重要决策的时候,就去把它看一遍。当然,把胜利的丰功伟绩记录下来多半也会有用,这是不用说的,但是,这种清单基本上没有扭转乾坤的作用。

列蠢事清单的第二个原因是,尽管我们都被洗了脑,都相信积极正面的信息总是比消极负面的好,可这事并不是真的。实际上,经过一番相关研究的广泛分析,令人尊敬的学者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同事们总结出:“与正面信息相比,人们更容易注意到负面信息,也更有可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或运用这些信息。”

但事情还不止于此:负面信息也更容易被人记住,在决策中占的比例也更高。因此,如果你想建一个经验的素材库,让它吸引你和团队成员的注意力,更容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让大家牢牢记住,并且提供能促使人采取行动的、建设性的忠告,那你就应该整理出一份查理·芒格那样的清单,而不是把令你最为自豪的好方法列出来。

列出他人的错误做法并从中学习,还有第三个好处。因为这份清单里记的都是别人犯过的错,你更容易看出毛病在哪儿。如果这些错误是你犯的,你就得费力地跟一个念头对抗(往往还会败下阵来):你很想说服自己,这些压根就不是错误,只不过是运气不好,或是时机不对,害得你没法掌控而已。但别人的错误跟你无关,你不会被自我辩护蒙蔽了双眼,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对你很有好处的学习工具。这对团队成员也有好处。也就是说,精明的领导者会引导大家从他人的错误(而不是自己团队的)中汲取教训,以改进日后的行为,这样做还可以避免团队成员因挨批评而心生怨恨。

顺便说一句,罗列他人错误的好处不只适用于商界。老师们可以把往届学生犯的错误整理成一份“避免犯错”的清单,给现在的学生参考。医生可以隐晦地提到以前一两个患者做错了什么,结果导致病情加重,借此来确保现在的患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健身教练可以向新客户指出别人在使用健身器械时犯过的错,来保证新客户不会重蹈覆辙,让他们从健身训练中获得最好的收效。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是一位极有天赋的作者,他写出了《从优秀到卓越》和《基业长青》这样的畅销商业书。这些书描述的是因做对某些事而取得另人瞩目的商业成就的例子。他认为,研习这类信息能帮助你取得成功。查理·芒格的名声与他不相上下,他的聪明睿智,在财务方面的精明决断都广为人知。可是,他却建议人们做一份别人的错误清单——而不是正确清单——并且定期从中学习。

这两位都是杰出的商业思想家,可他们给出的建议好像完全相反。有没有把它们协调起来的办法呢?或许有的。值得一提的是,柯林斯把一些较新的建议写入了《再造卓越》(How the Mighty Fall)中,其中一些特别指明了导致企业倒闭的某些主要原因,例如不肯冒险、毫无根据的轻率行动、缺乏知识等。我们敢打赌,查理·芒格的“蠢事清单”上肯定包括这些条目。看起来,这两人的某些观点其实是一致的:能帮你在商界里做对事的一个小举措,就是列一张“别人做过的错事”清单。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做一张这样的单子,经常去参考它,每当你需要做出重大决定时,有系统有组织地运用它。这就是一个能带来大收效的小改变。

当然,如果你没有使用这条“四两拨千斤”的策略,忽视了对“记录错误的价值”的持续不断的研究结果与明智建议,那么这个错误本身就应该列入你的错误清单中。

48对错误进行管理

在上一章里,我们探讨了如何从他人的错误中获得益处。而这一章的主题是如何从自己的错误中获益。

研究寿命的学者已经发现,如果能以建设性的方法去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失去,或艰难困苦,人们得到的就不是悲观、消沉和踌躇,而是乐观、健康和自信的心态。可是,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工作吗?换句话说,如果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让你的公司不再对犯错进行惩罚,而是积极地管理错误和失败,这能否显著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让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呢?

从“错误管理”培训(Error Management Training,简称EMT)中不断涌现出的证据表明,这的确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建设性的方法”。如果你能够以建设性的方法对待过往的错误,就能获得两个重要的回报:这些错误不仅能帮你在将来做得更好,甚至还能增强你的影响力。

传统的培训方法一般会引导学员从正确的做法中学习,培训老师希望学员消灭错误,而且也会着重强调这一点。这些传统做法看似有道理,因为错误会妨碍工作流程,改起来也很费时间,而且它不但会挫伤学员的积极性,也会让培训师很沮丧。学员会变得不自信,培训师也会怀疑他们的能力。可是,在分析了24个独立的研究之后,组织科学家妮娜·基思(Nina Keith)和迈克尔·弗里斯(Michael Frese)发现,尽管对错误进行管理的学习模式彻底背离了避免错误的传统学习方式,但它的效果要好得多。

“错误管理”培训有两个必备的要素。第一个是督促学员积极地投入到看似“要学的内容”中去,主动摸索,这样做的用意就是让他们犯错,让他们知道错误可能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培训师要指导学员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去面对错误,让学员们知道,一旦错误出现,哪种心态是最好的。这些指导中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培训师给出反馈的方式。把反馈方法做一些小小的调整,比如改用这样的说法:“犯错是很自然的,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犯的错越多,学到的东西就越多”“错误会告诉你,你还有哪些东西要学”,这些反馈方式极其重要,会让结果大为不同,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点拨,人们多半会把错误看作失败,而不是指向成功的路标。这种指导和培训对塑造成功的企业文化是如此重要,难怪世界上最富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IDEO会把下面这句话当作箴言:“为了尽早成功,多犯点儿错吧。”

可是,如果学习的目标变了呢?如果目标不再是积极主动地为工作负责,而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那这种培训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错误管理”培训的第一个要素——积极摸索,寻找犯错的机会——肯定不是办法了,面对真实世界中的顾客、同事和上司,肯定不能这么做。可是,它的第二个要素,也就是把错误看作学习机会,带着积极的心态做出反应,依然对工作很有帮助。此处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扮演到处纠错的猎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善于利用错误的“机会主义者”吧。善于利用错误的机会主义者会从每一个无心之过里赚到好处——这种人会从错误中学习,而且他们知道,从长远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会从中获益。根据弗里斯教授引用的统计数据,这样的收益还真不小。与不善于管理错误的企业相比,有着强有力的“错误管理”文化的企业,成为行业中利润最高企业的可能性是前者的4倍。

原来,如果管理者采取了必要的步骤,在企业内建立起“做个善于利用错误的机会主义者”的文化,而不是鼓励人人都去纠错的话,那他还能在其他方面得到益处。不久之前,我们的一位同事布赖恩·埃亨(Brian Ahern)给我们发来了一篇刊登在某销售杂志上的文章,写的是一家全球连锁酒店的首席执行官在看过耗费巨资的“无缝顾客体验计划”的总结报告后大吃一惊。满意度和忠诚度最高的顾客并不是那些享受到“无缝服务”的客人,而是遇到了服务问题却被酒店员工立即改正错误,为他们进行了相关处理的客人。对这件事的理解有多种角度。比如说,原因可能是,知道这家酒店可以高效率地纠正错误之后,客人就会更加放心——万一以后遇见了问题,肯定也能很快解决,于是他们就对酒店产生了更为积极正面的印象。我们不怀疑这种可能性,但我们有种感觉——另外一个因素也在起作用。对问题的补救措施可能会被顾客认为是“得到了特别的协助”,酒店宁可费时费力也要特地为客人这样做。根据互惠原理,酒店理当获得特别的回报,因此客人在满意度和忠诚度评分上打了极高的分数。

在一次商务会议上,本书作者之一听到了一个支持这个互惠理论的证据。举行会议的这家度假酒店的总经理提到了当天偶然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客人想带两个年幼的孩子打网球,可酒店预备的两个儿童球拍当时已经有人用了。于是,这位总经理派一个员工立马开车到附近的体育用品商店去新买了一副,在20分钟内就送到了客人手上。事后,这位母亲找到总经理的办公室,对他说:“因为你刚才所做的,我已经把我们一大家子人的国庆周末假期安排在这儿了。”

这不是很有意思吗?要是酒店原先就多预备了一副儿童球拍——为了给客人提供“无缝体验”——那么,顾客就不会认为这对球拍是一份感人的礼物,也就不会相应地产生这份特别的感激之情并提升对酒店的忠诚度了。事实上,这位妈妈大概根本不会认为少了球拍是酒店服务不周。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是不是应该故意在冰面上制造几处薄薄的地方,等着客户或同事掉进去,你好及时出手相救?绝对不是。这最终会给人留下一种印象——跟你打交道时总有几分被人搭救的味道。更好的做法是,你只需认识到,人们的期望往往是过高的,而且现代的商业环境过于复杂,不可能有零错误的情况,无心之过总会出现。关键是要明白,如果把资源用于追求“一个岔子也不许出”的乌托邦式目标,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成本也会高昂得多,倒还不如把资源用在“迅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目标上,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

我们绝不是说质量控制不重要。但是,追求完美的绩效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每个人对“完美”的看法都不一样,你没法事先安排好。况且人人都会犯错。从另一方面来说,你可以用个性化的方式来纠正错误,充分贴合对方的需求,把纠正错误变成一次令人满意的体验,从而获得一个人人都满意的结果。

看来,正是对错误的独特又量身定制的反应,让受众获得了一种收到个性化礼物或定制式服务般的体验,这反而能让犯错的人因祸得福,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在商界,“零错误”反倒不如“及时改正错误”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445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88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0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6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45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1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23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4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6评论 4 32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9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2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月明星稀,皎洁的月光几乎照亮了整片竹林。 竹屋外,晴柔凝立着望着明月,思绪却已飞回几年前的那一曲霓裳羽衣舞。 一道...
    陈C奔波儿灞阅读 330评论 0 1
  • 写在前面: 这是我今年独自一人骑摩托车去西藏、新疆时写的摩旅日记,全程14000公里,跑了35天。 2016年6月...
    年世兰阅读 468评论 0 3
  • 诺曼45岁,却白发苍苍。 诺曼在名片上给自己的称谓是——谋士诺曼,谋士就是《纸牌屋》中雷米丹顿那样的人,给各式各样...
    pattyzqq阅读 365评论 0 1
  • 热闹霓虹不断的街市 有多少个你 和我 擦肩而过 行色匆匆 而又迷惘困惑 城市的灯很亮很闪 却容易让人眩晕 犹...
    夏蝉初阅读 3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