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腹编录艾子十一则,余二十八则,整理于此,稍加点评。
原文来自中国哲学电子书计划《艾子杂说》,参考《东坡志林》明赵开美刻版影印本。
《艾子杂说》之文,短小精悍,富于哲理。以讽刺的文笔描写种种社会现象,时时使人解颐大笑,值得一读。虽然在《艾子》是不是苏轼所作上还存有争议,无论作者是谁都改变不了《艾子杂说》的本质。好的文章总会流传下来。
禽大无事省出入
艾子曰:“田巴居于稷下,是三皇而非五帝,一日屈千人,其辨无能穷之者。”
弟子禽滑釐辰出逢躄媪,揖而问曰:“子非田巴之徒乎?宜得巴之辨也,媪有大疑,愿质于子。”
田巴:战国时齐国辩士。《鲁仲连子》有云“齐辩士田巴,服狙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田巴后被鲁仲连的话语折服,终生不复谈论。
禽滑釐:字慎子,曾学于子夏,后为墨子嫡徒,初三语文教材中的《公输》一篇里也有禽滑釐的身影。“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禽滑釐自然不是田巴的徒弟,作者说他是,他就是了。
是三皇而非五帝:是与非互相借意,即议论三皇五帝政事上的得失。躄媪:瘸腿的老妇人。
滑釐曰:“媪姑言之,可能析其理。”媪曰:“马鬃生向上而短,马尾生向下而长,其故何也?”
滑釐笑曰:“此殆易晓事,马鬃上抢势逆而强,故天使之短;马尾下垂势顺而逊,故天使之长。”媪曰:“然则人之发上抢逆也,何以长?须下垂顺也,何以短?”
滑釐茫然自失,乃曰:“吾学未足以臻此,当归咨师,媪幸专留此,以须我还,其有以奉酬。”即入见田巴,曰:“适出躄媪问以鬃尾长短,弟子以逆顺之理荅之,何如?”曰:“甚善!”
滑釐曰:“然则媪申之以须顺而短,发逆而长,则弟子无以对,愿先生折之,媪方坐门以俟,期以馀教诏之。”
奉酬:即酬答,以行动或财物答谢,在本文中指用老媪所谓问题的答案答谢。
禽滑厘一开始有几分得意地笑着说此殆易晓事,而后又茫然自失,想要从自己的老师田巴那里求一些馀教来,所谓余教者,就是知识的边角料,禽滑厘此刻还放不下自己知识分子的包袱。一个瘸腿的老太婆如何比得过饱读经书的他呢。
巴俛首久之,乃以行(音忼,去声)呼滑釐曰:“禽大禽大,幸自无事也,省可出入。”
行音:用傲慢的语气说。
开篇艾子说田巴其辨无能穷之者,但他的徒弟带着问题来问他,俛首久之,低着头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田巴终究没有找到答案。看着在一旁期待着自己的徒弟,田巴最后只气愤地憋出了一句:“禽大啊,禽大啊,你还没学到什么本事,就少出来进去的。”
至此,故事完结,但还留有余味。
连殳点评:
大学时期,笔者也曾看过辩论赛,结果颇有几分失望。
分成正反两方,事先定好辩论的主题。这种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形式就很难让我产生好感,更如如笼子里的鸟儿一样,叫声叽叽喳喳动听悦耳,实则被主题的笼子所限制。
看了一场下来,才发觉辩的无非是口才,是逻辑,是文字陷阱,而不是道理,可谓是舍本逐末了。
钻到逻辑与文字陷阱里去的辩论就容易变成诡辩。禽滑厘是老实人,还不懂什么是诡辩。
文中老妪所问的“为什么人的头发强逆长得长,人的胡子垂顺却长的短。”
我看可以这么回答。
“天者,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使强逆者短,使顺逊者长。人者,损不足而奉有余,是故使抢逆者长,垂顺者短。”
从老子那里摘几句话,胡说一通,也可以把那个老妪糊弄过去了。至于人为什么“损不足而奉有余”,这谁知道啊。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话乍一听不错,可越琢磨越不对劲,可不要落入了别人所编的舆论陷阱里去。
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四日,时天昏欲雨,日月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