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
一、养成碎片化学习的习惯
养成随时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
初级阶段是写出来,高级阶段是什么呢?就是你要加上自己的践行经历,践行心得。
二、把自己榨干
肚子不饿,吃饭不香!
养成经常分享的习惯,加速不断成长!
经常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还有没有新的东西可以分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ok分享出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赶紧去学习啊!
三、学习的顺序
向这个领域相关的牛人交流请教前,花几天时间,大概浏览相关的一些书和资料,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的词汇,再和牛人交流。
经过牛人的指导,可以少走弯路,绕过不少常见的坑。
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少走弯路就是快!少走弯路就是快!少走弯路就是快!
四、近距离感受成功的力量
如果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你想在某个领域做成事,那你就去接触在这个领域做成功的人。
总之要想办法拉近距离,距离越近学的越好!距离越近学的越好!
五、学习的动力
你在选择学什么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学这个东西对我来说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如果很多事情想做的更好,那你就要赋予它更大的价值,才会有更足的动力。
02 思
看过这5点以后,对于1/3/4/5点之前是有所了解的,再次温习又有新的认知。第2点“把自己榨干”,是第一次听说,比较震撼、相见恨晚。
1、关于碎片化学习,以前是知道,现在是做到。也明白了如果对现实环境纠结两难,倒不如在现有的情况下做到极致。我现在会在各个课间听课、听他人演讲,在课上学生做练习的时候,看书并输出300-500字,整理打卡记录、oh卡内省等,这样,一上午下来,也做了不少项零碎事情。
2、关于“把自己榨干”,是第一次听说,比较震撼、相见恨晚,却是我这两天非常痛的领悟!我是去年6月初进行的公众绘画心理学分享,广受欢迎。但是,9个月过去了,当我想开一个训练营,想准备一次公开课时,我发现,在这9个月中,我品牌方面的积累太少了,不是学的少,而是没有系列化输出、缺少复盘和总结。所以,我才在公开课之前,重新去搜集整理,大费周章。想想看,假如平时我有阶段总结,对不同理论知识进行复盘转化,假如平时我在公众号上有一定量原创的案例解析,等到我要用时,一个复制黏贴就搞定了!因为那是我的原创啊,我只是相当于从我的原创资料库中提取出来,为论点服务。所以,经过这次“教是最好的学”事件,我也清晰了要乐于分享,乐于把自己榨干,才能重新饥渴求学。
3、见牛人方面,是我列在每月行事历上的要事,到现在我已经一对一语音/面基了5位牛人,每次都是受益匪浅,真的是那句话,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当然,接下来,在见牛人之前,可以对牛人相关的资料进行粗略的研究,这样可能对他们更加重视,也更能增加交流的深度。
4、近距离感受成功的力量,之前猫叔的对标学习法已经听说过,但还没有去实践。不过,我已经报名了两位领域名师的线下课,4、5月份就可以跟他们近距离接触。在参加的集体聚会中,也会幸运碰到一些有能量的大咖,很开心跟有结果的人贴身交流对话,比如前天刚刚结识的总舵主。
5、把事情赋予意义和价值,我觉得我现在读书、演讲、自律自省等,都是为了将来那个更好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365天坚持带来指数级改变!
03 行
所以,我接下来的践行清单是:
1、继续利用每天的碎片化时间做零碎小项目、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每月至少一次品牌主题分享(可以固定在千聊),把自己榨干,再学习、搜集需要的知识和案例。
3、继续每月“见牛人”2个(现在有点上瘾),在见之前对其朋友圈、简书、公众号进行了解,结束写复盘,一段时间践行后做反思总结。
4、4、5月份参加领域牛人线下课,贴身观察、学习、问问题。每月至少参加一次集体线下活动,多和有结果的人交流。
5、每选择做一件新的事情之前,想想看有无对自己的重大意义?或者赋予它重大意义(此项也可以作为是否聚焦、或断舍离的标准)。
感谢各位看官的观看,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