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摆脱内耗人生》
场景:到了吃饭时间,儿子正高高兴兴玩游戏
父:儿子,吃饭了 || 子:等会,我正玩积木
父:快一点,正等你,把积木放下
子:我说了等一会,我正在玩呢
父:你再不听话我生气了啊
子:你怎么听不懂我说什么
父:你快点,先吃饭。再不听话,我把你的积木给扔掉
子:说了等一会,你太烦人了
以上对话,父子都经历了从语气平和到愤怒争吵的转变。这种转变发生了什么?
1. 沮丧:当我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父亲需求儿子吃饭,儿子拒绝,父亲沮丧感出现;同样,孩子需求玩一会积木,父一再催促,儿子沮丧感也出现了。
2. 反思:我们会反思自己是否有权利追求我们的目标。通常的思维是「我应该得到」、「我必须要做」、「我有权拥有」等。当我们认为有权追求而被阻止时,我们会感受到第三阶段----悲伤。
3. 悲伤:无法追求合理权利导致的无力感、丧失感会让我们体验到悲伤。比如,儿子无法继续玩积木的悲伤,父亲无力控制孩子的悲伤。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体验这种无力感带来的悲伤并不容易。因此,与面向自我无力感的悲伤相比,我们更愿意继续寻找外部的原因。
4. 评判:为远离悲伤,我们会开始解读他人的意图,将他人的阻碍行为视为威胁,视为故意。为应对这种阻挠,我们会寻求改变的力量,这就是愤怒。当父亲和儿子彼此都认为对方是故意阻碍自己的需求,都想寻求改变的力量时,愤怒出现了。
5. 指责/惩罚:在愤怒中,我们开始指责他人,甚至开始攻击、惩罚他人。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这是我们选择的改变他人的方案!比如父亲对儿子「扔掉积木」的威胁,儿子对父亲「你太烦人」的指责。
前4阶段是愤怒发展的过程,第5阶段是愤怒最终的表现。离开前4个阶段,愤怒将无法出现。
比如在第1阶段,如果孩子没有玩的需求,就不会有沮丧感,就不会有沮丧感;如果父亲不想控制孩子,也不会有沮丧感。
在第2阶段,如果父亲不认为自己有权控制孩子,或者孩子不认为吃饭时间可以玩游戏,那么就不会有悲伤和愤怒。
在第3阶段,如果父亲或儿子能不再逃避而是体验悲伤,那么愤怒将丧失产生的力量
所以,与其说愤怒是一种性格特质,是脾气差,不如说它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习惯,它意味着当我们的需求实现过程遭遇阻挠时,我们选择以它为武器来表达自己对挫折的不满,来满足自己被阻挠的需要!
愤怒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吗?是的,面对威胁,有时它是维护自我利益的必要武器。
愤怒是一种非适应性的情绪吗?是的,面对阻挠,有时它是我们控制并改变他人的工具。但是,在拥有一系列积极意义的同时,愤怒有着更严重的问题:它会给我们的大脑、健康带来一系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