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压得人民苦不堪言,当时全国人口不过两千万,就有大约两三百万人在劳役的。
陈胜和吴广也是要去渔阳服役的,几百个民夫因暴雨搁置在了大泽乡,因到晚了会被杀掉,劳役中可能还会被打死,且秦朝的暴政实在不想再忍受下去了。于是两人找机会杀了看守的两个军官,号召民夫们一起反抗,迅速占领了大泽乡。
“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帷幕。
陈胜吴广觉得秦二世胡亥的王位来得不正,又敬重楚国大将项燕,于是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号,号召天下人一起推翻秦王朝。
附近民众听说陈胜吴广起义特别高兴,纷纷送来粮食支援,还有自愿加入起义军的人,因为没有武器,就砍了木棒做刀枪,削了竹竿做旗杆,队伍很快壮大起来。这就是成语“揭竿起义”的出处。
陈胜被拥戴为王,国号“张楚”。在他们的带领下,起义风暴席卷了全国,但因为秦朝的打压太厉害,且起义军的战线拉得太长,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告终。
但这时,六国的残余势力趁机都出来复国了,且各地起义也不是轻易能压得下的
刘邦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亭长就是个管管十里地的小官,但刘邦的工作更多的可能是抓抓壮丁了,刘邦押送壮丁去骊山的途中,一路上逃掉了不少人,刘邦干脆就把他们全放了,但有十多个人愿意跟着刘邦谋取生路,这就是刘邦起义小分队的雏形了…
他们遇到一条白蛇挡住了路,被刘邦给砍了,后来,慢慢有传言说白帝的儿子被赤帝的儿子给杀了,说白帝的儿子是那条蛇,赤帝的儿子自然就是指刘邦了。
有人说赤帝是上古的炎帝,不管是假的还是假的🤭…但至少当时刘邦跟这样一位上古崇拜有了这层关系,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顿时大大提高。(这个传言极有可能是刘邦的人为了得民心故意放出来的…
于是刘邦顺立民意,自称赤帝子,势力越来越大。
当时起义军中还有一支很强的力量,领导者为楚国贵族项燕的儿子项梁,他的侄子项羽也在军中。刘邦在萧县和秦军对上了,但打不过,于是刘邦带着人去请项梁帮忙,项梁增兵打败了秦军。
项梁人多势力大,之后刘邦就拜在他的手下成了一员大将。
为了复辟楚国,项梁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也叫熊心),拥他上了王位,仍称楚怀王。
没多久,项梁北上带兵救齐国和赵国,但在定陶交战中被秦军杀了。这样一个猛将死了,诸侯国还震惊了一把。秦国乘胜追击,打到觉得楚国不足为虑了之后才转而去攻打赵国。
楚国一番动荡,楚怀王下令把都城从盱(xū)眙(yí)迁到彭城,调整内政,楚国渐渐安定下来了…
秦国把赵国打得节节败退,围在了巨鹿。赵国没办法了于是向各诸侯国求助,但秦军太强了,各国都有些不敢。楚怀王答应了出兵救赵,派了两路军,一路是宋义、项羽带兵去救赵国,一路是刘邦带兵去打关中,并承诺谁先攻下了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宋义是上将军,但这个人想先坐山观虎斗来着,想先让秦赵打得差不多了再上,等了46天还不出兵,项羽越来越觉得宋义不靠谱,一个不爽把他杀了,借口宋义与秦国合谋,楚怀王就让项羽接了上将军的位置。
楚军和秦军在巨鹿对上,这一战有些艰难。项羽为了振奋士气,命令将士们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粮食,抱着必须战胜的决心进攻秦军。把自己逼到绝境的楚军士气异常高昂,九次激战终于打败秦军。秦国的兵力也在这一战中被削弱了不少。史称“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作战时的勇猛,让项羽一战成名,也为日后的楚霸王之位奠定了基础。
刘邦带着军队向进攻关中,一路上还收收陈胜吴广之前的散兵,打得还算顺利。路上又遇到了张良。
张良是韩国国相后代,本来可以继位当大官的,被秦国灭国之后,不能当官不说,还过起了飘零的生活,他恨死了秦国,他被恨意促使着去刺杀秦始皇,当然是没有成功,不过“张良刺秦”倒是被大家都知道了。
后来一个貌似很厉害的老人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两人之间的故事略过…),这个太公就是协助周文王的那个姜子牙姜太公啦。之后张良日夜苦读,把这本兵书啃得滚瓜烂熟,终于也成了一个擅长兵法的男人~
他觉得自己太是单力薄,于是去投奔景驹,路上碰到刘邦,俩人聊得很投机,张良决定就跟着刘邦了。
那会儿刘邦拜在楚军里的时候,张良回去复国了,但是复辟后的韩国弱弱的,又被秦国端了。
所以当刘邦带着军队打关中的时候,两人相遇后,张良又到了刘邦麾下。张良往往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刘邦也是善于听取的人。没多久,他们就打下了关中,秦三世子婴投了降…
跟昨天写的时间段有部分重合了,但昨天是写的从秦朝内部看灭亡,今天是看外边儿的起义军。从不同的角度看历史有点奇妙,但那种奇妙感我好像写不出来…就请大家自行体会了…
今天就到这儿了…
有问题欢迎指正,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