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雅集

半个月前,收到李海珉老师发来的邀请函,请我参加19日在周庄召开的“江南守望者”雅集,我欣然答应。

这是“江南守望者”的第二次雅集。去年在黎里古镇召开的第一次雅集因我在青岛而未能出席。这次我在吴江,无论如何不能推辞了。

汾湖开发区有个古玩市场,每周二上午开市。提前一小时到汾湖,参观古玩市场后,搭郑工车前往周庄。

汾湖莘塔与周庄相邻,以前有条小河阻挡车辆通行,现在造了桥,彼此往来,像走亲戚,方便多了。

开会地点在白蚬湖中的“周庄舫”,这舫是特制的,大有来头。

2001年6月6日,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在苏州昆山“周庄舫”召开,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办方细心周到的服务给各国贸易部长留下深刻印象。当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丅O,“周庄舫”功不可没。

“周庄舫”是建在白蚬湖中的一艘大船,设施精美。20年来,这个水上会议厅召开过很多高规格的会议,但一直保持着20年前APEC会议的布置格局。时任周庄镇镇长、现为周庄古镇守望者庄春地风趣地说,各位的座位就是当年各国部长坐的,没有动过。

参加此次雅集的有苏州黎里、芦墟、震泽、周庄、木渎、甪直,有无锡惠山、宜兴以及青浦朱家角等地的守望者,也有从北京赶来的专家教授,还有《江南时报》的记者。当地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收获了一袋精神食粮。有青浦文友吴月泉老师的《珠溪夜话》、宜兴的《古镇文化》、无锡的《祠堂博览》以及周庄每年一本共5本的《周庄论坛》。

来自苏州姑苏区的杨老师赠送“阮仪三教授在周庄”的肖像画。据说他要为每位守望者作一幅。

郑工不仅创作了一首古诗,还书写一幅对联,赠送给守望者们。

每位来宾都发了言。

我说:我的家乡北厍,不是古镇,现在是黎里镇下面的一个社区,但是历史上曾经出过多位名人,柳亚子出生在北厍大胜,12岁才搬去黎里镇上;叶家埭午梦堂满门风雅;黎星葫芦兜张氏五兄弟……可惜大部分古迹已消失。作为文学爱好者,手中的笔也是一种武器。两年前,叶家埭面临动迁,我写了《一树梅花唱风雅》发表在《苏州杂志》《吴江通》《吴江发布》等媒体,呼吁社会各界保护午梦堂遗址。如今的叶家埭已经动迁,午梦堂遗址还保留着。若干年之后,很多东西会消失,但文字还在,印迹还在。

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双桥》为周庄的旅游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英年早逝的陈逸飞,周庄设立这个艺文空间,圆了陈逸飞生前的两大心愿:在周庄双桥边买一幢老房子,把自己的雕塑作品奉献给周庄。

古镇的守望者大都是退休的老先生,有些已经年近80,但他们依然在古镇的保护上尽心竭力,四处奔走。正因为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古镇模样。

向古镇守望者们致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邂逅周庄,缘于对江南水乡的向往。 那里有旅美画家陈逸飞《故乡的回忆》,那里有三毛生命流浪的足迹。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心音流泉阅读 522评论 0 4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俏立于画家陈逸飞笔下的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镇里开发最早、最有名的水乡,也是人口相...
    聚会旅游阅读 193评论 0 0
  • 一直对江南水乡有着莫名的好感,喜欢那种古朴幽静与超凡脱俗的气质。曾去过乌镇,游览完后,居然心生蜗居小镇的念头,...
    听雨轩居士素衣阅读 434评论 1 1
  • 江南的水乡小镇都是美的,原生态的周庄同样也应该如此。 走进周庄以后,好像是进入到了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又...
    jinlinglq阅读 121评论 0 0
  • 著名画家陈逸飞,在朋友杨明义的邀请下,前去周庄。在周庄的一个“动作”,竟让周庄名扬海内外。 陈逸飞于1946年4月...
    杨金社阅读 781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