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杂草,认识的都是宝。
有一种植物,非常神奇!它分泌出香甜的汁液,吸引昆虫围拢来,然后牢牢地粘住,将其困死。
因此,它被称为"捕虫草"。
它茎杆直立,有时呈攀援状,高9~32公分左右,分泌紫红色汁液,紫色鳞茎状球茎,呈球形,直径1~8毫米左右。茎地下部分长1~4公分左右,长有乳突状黑色腺点,顶部多分枝。
基生叶密集,退化叶呈线状钻形,长2毫米左右。不退化的基生叶呈圆形、扁圆形,长2~4毫米,叶柄长2~8毫米。茎生叶互生,呈半月形或者半圆形,长23毫米左右,叶柄长8~13毫米左右,基部近截平,边缘有头状粘毛。
顶生螺状聚伞状花序,分叉分枝或者不分枝,开3~22朵花。花序下面的苞片呈楔形或者倒披针形,中上部苞片渐狭呈钻形。花梗长6~20毫米左右,花萼长4毫米左右,5~7裂,裂片大小不一。花瓣呈楔形,有白色、红色、淡红色,基部有黑点或无。
花落结出长2~4毫米左右的果实,3~5裂,稀疏的有6裂,种子呈椭圆形、球形、圆形,表面呈蜂房格状。
就是这样一种植物,以捕虫扬名植物界。它的药用价值,非常高!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
女人月经不调,痛经用它煎水服用,可缓解症状。
胃痛,头痛,用它也能治疗。
你知道它是哪种神奇的植物吗?
它就是会捕虫的中草药茅膏菜,有人根据形状也叫它落地珍珠、苍蝇草、珍珠草等名字,为茅膏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江西、广东、台湾、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区。生长在海拔1200~3650米的树林下面、草丛里、灌木丛等地方。喜欢湿润的环境,耐寒,怕涝。
它花果期6~9月份,第二年7~8月份采收全草,捡除杂质后阴干备用。种子一般在9月份采收。捡除杂质,清洗干净,晒干备用。
它全草入药,味辛,性温,有小毒。归入肝经、肺经、脾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行血止痛、活血散瘀、散结消肿等功效。
主要对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胃痛吐血、风湿骨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骨质增生、肩周炎、月经不调、痛经、旧伤复发、等病症进行治疗。
民间用它的叶子煎水服用,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也可治疗蚊虫叮咬、湿疹、皮炎引发的瘙痒红肿。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民间多偏方。把叶子捣碎成泥,敷在患处,可治疗皮肤瘙痒、跌打损伤等。
把它煎水服用,可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病症。
把它与白寇仁搭配,煎水服用,理气开胃。
把它和桃仁搭配使用,可治疗跌打肿痛。
把它与枳壳搭配使用,治小儿疳积。
《本草拾遗》记载:茅膏菜“主赤白久痢”。其性味辛、温,有小毒,能活血散结、消肿止痛,可治疗感冒发热、胃痛吐血、咽喉肿痛、骨质增生、肩周炎等症。
它含有萘醌类、萘酮类、黄酮类、酚酸类、槲皮素、棉花皮素、脂肪酸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菌、抗炎、消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解痉、保护心血管、保护神经、镇痛等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可煎水服用,一般用量10~15
也可捣碎成泥敷在患处,可能引起皮肤水疱或者灼热,属正常反应。
注意,茅膏菜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它不可过量和长期使用。
孕妇,禁用。
脾胃虚寒者,禁用。
瘀血不畅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中草药配伍有诸多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