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那么多年的书还需要你教?

今天不讲方法论和刷新认知,来点偏向实际操作的东西。

就一个点,如何看书?

很多人会笑出声来,我看了那么多年的书还需要你教?

先明确一个点,那就是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想要做成一些事情,一个必要的利器就是——极简。

想要一天时间能够多做事情,一个方面是提高效率,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精简。

看书亦是如此

很多人本来是奔着想学点东西才翻开一本书,然而看完这本书之后,他们自己是心满意足了,觉得知识都灌入自己的脑海了,兴奋得不行。

然而,你要是当面问他们,“你说你看完这本书了,那我来提几个问题,你回答一下。”

他马上摇头摆手,“呀,你这是要考试啊?怎么弄的和学校一样?”

其实,他很难把看过的书或者上过的课进行复盘,然后能够表达出来。或者说,学到的东西,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技能或者真正改变他们原来的认知。


很多人在学期开始之前,都说“我要看很多的书,我要做这个领域的行家。

”然而当一个学期过去了,书的的确确都看完了,一点也没有偷懒,然而你问他,“你看了那么多书,满腹经纶,那来给我们做一个演讲吧!”

他做不出来,甚至连讲出道理都很抗拒,他很可能只记得看书的那个所谓的“悟道”的瞬间,享受了一瞬的欣喜和愉悦,但是你让他表达,让他写出来,他做不到。


你硬要说他和没看过那么多书的同学相比,有什么区别?

有,他获得了快感,这种快感是两方面的,第一,他看书的时候很爽,有一种获得感;第二,他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觉得自己看过那么多书,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

然而实际却是,基本上看完这么多书,对于他的实际改变很小很小。


那正确的读书应该是怎样的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提问题,把书里面有价值的东西直接武装到你自己身上,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有些“反自我本能”。过程可能有点难,但这才是好方法。

有一个成熟且广为人知的学习方法,叫“费曼技巧”。

基本操作是:把你学过的东西以书面表达或者口头表达的形式写出来,然后等到卡壳的地方,你就清楚这就是你不会的地方。

眼读而不入心,只能增加无谓的成本。

你要想清楚,翻开一本书,你想获得的是什么?

千万不要打着“我要学习”的旗号,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获得,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外面放松放松。

所以我今天的建议,如果你真的想看书提升自己,那么,如果是那种实操性的书,比如说教你如何拍照的、教你如何使用一样工具等的书,你看完就直接用。


那如果是没办法直接转化为行动的书,那你可以把它讲出来,就相当于一次演讲,你可以把它录音下来,记录下来。

等到一年之后,你就会发现,你不但掌握了书里面的要点,且你的演讲水平,已经算是小有基础,这无疑是白捡的一个小技能。

下一篇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