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30天日更完成了,捡几篇放这里吧,权当2021年简书开张了。
麻烦就是机会
今天和师父聚会,听他讲了一个下午关于投资的故事,其中有个观点很新鲜,说麻烦就是机会。
无论是应对港股开户的流程,还是信息分析后的红利,真正获利的并不是掌握认知理论的人,而是不怕麻烦,即刻行动的人。
确实如此,作为普通的我们,缺资金、缺资源,想要套利的大门一扇扇均被关严,唯有捡漏。漏在哪里,漏都潜藏在大部分人都觉得麻烦,不愿意尝试的位置,换言之,麻烦是一道护城河,能够阻挡大部分人进入,能够敢于处理麻烦,又安于麻烦的人,是幂律分布中的20%。有了护城河,才可能有套利的空间和可能。
联想到最近学的社会学理论,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枢纽点,所谓枢纽点就是这个网络中20%左右的节点拥有80%左右的资源权重,拥有这些资源权重的人都是从愿意接受一个个麻烦开始的,人际交往中的马太效应源于信任。企业中高层岗位也是如此,所谓的担责,很大程度上是敢于应对麻烦,愿意解决麻烦。
曾经听到朋友或客户说哪个人比较难搞,哪个事比较难处理,仿佛获取军事机密,赶紧绕道而行,现在才发觉这些人没法解决的麻烦,恰恰是你的机会,你应该想方设法去解决。可能你会存疑说,他们没办法解决的,大概率你也解决不了,但实际上,当你敢于靠近这些事情,终会发现:所谓的难不过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
我们企业现在和央企、国企合作,一度嫌他们的合作模式太过繁杂,现在想来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央企国企还在和我们合作的原因。应该趁热把这套模式打磨流畅。守好大家都嫌麻烦的护城河,要说这护城河有多高深,真的走过一遍后,才发现无非是跟着一份长长的清单走完全程而已,这不是机会是什么呢?而且是最不需要门槛的机会。
从编剧视角看“你好,李焕英
故事发生在2001年,贾晓玲(贾玲饰)刚参加完高考,遗憾的是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学校。从小到大,这样稳定的失败,已经让贾晓玲习已为常了,可她不忍心让妈妈李焕英一次一次失望,于是她灵机一动,伪造了一份本科假毕业证。
“扬眉吐气”的妈妈邀来好友亲朋,大摆宴席,庆祝贾晓玲考上大学。可宴席上,她的成人教育毕业证书被意外发现,场面异常尴尬。
返家途中,妈妈载着贾晓玲,一路宽慰,一路畅想美好未来,不料迎面撞上卡车......
贾晓玲穿越回1981年,她母亲年轻时工作的胜利化工厂,她和她的妈妈李焕英(张小斐饰)成了好姐妺。贾晓玲力促李焕英和厂长儿子沈光临的婚姻,展现了贾晓玲想要更改妈妈李焕英人生历程而发生的一系列或喜或悲的故事。
本片在新春贺岁档表现的主题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亲情”。它尝试围绕“如何让妈妈开心”这个问题展开。倘若只是一个裸命题,可能你会联想到诸如“学有所成”之类的答案。可该片的问题是建立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背景上,所以这是一个悲伤且没有答案的问题。
在选材角度,开场用时间轴快镜头铺展淘气而平凡的女儿贾晓玲的成长历程。重点着墨从那场假学历的祝学宴开始。在这个啼笑皆非的场景中,通过简单的对话、动作交代了电影中的背景及各个人设,为后续时空穿越后的场景做足了铺垫,并设计了“李焕英曾错过一件好事情”这样一个梗。
如果用逻辑的视角看接下来的剧本选材,应重点围绕如何在幻想的时空中帮李焕英争取那件年轻时曾被错过的好事。但无论从人物的认知还是情节的铺陈,似乎都一目了然,缺乏想象。亮点在于片子的结尾,切换了视角:从女儿贾晓玲的视角切换到母亲李焕英的视角,让观众深切地感知到母亲永远比女儿多出的几分爱。终于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意外,画上了一个不算潦草的句号。
一部好的电影作品,能够通过编剧、导演的视角,让观众去感受一种活法,这种被观众感知的活法就是导演、编剧的人生态度。这部片子中,82年初出茅庐的新手导演贾玲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她陷在情感中,未抽身到上帝视角,更无从折射人生态度。所以当观众走出影院,抹去眼泪后无它,也是必然。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在能力层面之外最真的感情也是电影作品中不可或缺且难能可贵的元素,这一点或许是这部电影最值得肯定之处。
该片从灯光的角度看,一路亮堂到底,有一场把酒吐真情的夜戏也没舍得调低亮度,幸亏贾玲的真感情一路把持着观众的心跳。
当贾晓玲撮合沈光临和李焕英,但又面临未来的自己又该在哪里的无助和纠结时,竟野蛮地在大白天下了一场雨,不知意欲何解。
从表演的视角看,主角李焕英携一众演员天然去雕饰,印象最深的拿碗吃面的那场,真实自然。贾晓玲自带喜剧脸谱,一路抛梗接梗,笑声不断。同时还能无缝衔接爱的使命,表演上收放自如,可圈可点。
最后的一组画面是贾晓玲开着敞篷跑车,副驾驶位坐着时髦的妈妈,特写加音乐渲染,镜头再拉近,副驾驶位空了…观众的心也跟着空落落地难过,大屏幕呈现李焕英生平照片及字幕,一次亲情告白之旅就此拉上帷幕……
排列组合游戏
今天我的脑海中频繁出现一个编剧习题,这个题目很有趣:要求按时间轴回忆画面;去和朋友交换记忆;再和更多的朋友共享记忆。
经过这番神操作后,会形成一个混合记忆池,记忆池中会沉淀纷呈的人事物。这些人事物能够通过联想,形成无数种可能。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穿珍珠项链,珍珠有三角形、圆形、方形、有大的小的…各种形状,也有各种颜色,我在串联时,会揣磨,会观察,选择我认为最漂亮的串联组合方式。刚刚说到的记忆池中的联想组合和项链的串联组合异曲同工。
所以文字创作到底是什么呢?创作首先需要有体验,可以是自我直接体验,也可以是通过五感的间接体验,当你拥有足够多的珍珠时,才可能加工出有意思的组合效果。
我们的记忆异常丰富,维度不一,比如说有的人会记起小时候玩乐之事,有的人会想起伤心的故事,有的人会想起难忘的人物,挥之不去的风景,还有些人会联想到声音,画面,对话等等等等,它们在互相碰撞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在创作之初都是未知数。我想起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一度在矿区体验多年,《平凡的世界》不是他能预期的结果,这个作品是无数个故事的集合,无数种记忆的叠加,以及通过这些集合碰撞后的灵感,通过这些记忆叠加后的发现和感悟,最终形成了《平凡的世界》。所以说建立体验意识并主动积极体验,构建丰富的记忆池,是能够写出有趣的文字的前提。
足够的体验和素材相当于信息收集,信息收集之后,需要通过主题收敛材料。或者说通过素材组合方向,碰撞出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来收敛材料,把材料组织到可聚焦的框架中。文字创作,是不设限的存在,是碰撞未知的思维。没有人知道创作的下一篇会是什么内容,因为在推进的过程中,有无限种排列组合的可能,最终如何排列组合取决于创作者的偏好。
创作偏好是潜藏在项链背后的眼光和观点。观点有界限,而界限也是在碰撞、比对之后成形。单独看某个观点,尤其是处于同一个类群,同一视角的观点,会迷失在当局中,只有在不同的视角或者不同的类群间,才能凸显它的模样。
任何人事物,对于自我来说都是一种尺度,这种尺度无时无刻不在衡量着自我,但为什么你经常感受不到那根尺子,经常处于无感状态。是因为你没法跳脱同一个视角,或者说你现在这样一个视角中,而没办法分辨,没办法显现存在的现象,只有把观点刻意凸显,才能看见。而看见观点并不能通过颜色、形状等去区分,只有把它放在不同的观点之间、不同的类群中,你才能看到观点间的参差,这些这些参差能触发你通过观点的广度来达成思考的深度。所谓的最小全局认识,并不是求全而在于求深。
想起最近比较火的clubhouse也是如此,几百、上千人一起来讨论同一个主题。不同的观点,会触发观点的边界、应用等各种思考,从广度展开深度。
综上,写作者其实像一个记忆回声廊,收集人生记忆,加工并扩音成读者容易识别的模样,共享活法。
十八里河
我的家乡在绍兴。车子开过通明船闸,左转往北约一公里有一条河,据万历绍兴府志记载,该河是绍兴曹娥江至宁波姚江的运河“四十里河”的分支,叫“十八里河”。嘉靖三年,四十里河上虞段沙积水浅,船只过往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官府疏浚开凿了一条分支,这条分支自通明县下,直达余姚坝十八里,顾名十八里河。这条十八里河就在我家门前。
记得每年暑假我和小伙伴们吃完中饭,就顶着烈日酷暑聚到河里纳凉。我们扛着各种皮实的黑色橡胶胎,鼓鼓囊囊的挺进河岸。我们的惯例是用最快的速度游至对岸。有仰泳过去的、有潜泳过去的、还有蛙泳过去的,现在想来我们都是游泳界自学成才的高手。游至对岸的标志是越过几丛碧绿的野茭白,我们在野茭白丛边,避着茭白叶的锋芒,后腿一蹬,一个猛扎,又开始游回那岸。
最爱潜到水里玩耍,比赛抓螺丝、打水仗,比赛屏气,比赛踏水…记得那时我总扎着长长的麻花辫,游泳时把辫尾翻到马尾,根部扎紧,就像一对蝴蝶翅膀,调皮的男生总在水中拉我的蝶辫,疼归疼,气归气,第二天照玩不误。
记得有一次不知谁提议说水里玩没意思,于是我们选择了岸边一棵水杉树练习跳水,我们挨个爬到树上,猛的跳进水里。我人小,跳在浅岸,磕破了手掌和膝盖。还有一次我随着大孩子们来到了大桥上,那桥离水面约莫有十来米高,大家都推搡着不敢第一个跳,正当我欲欲欲试,敢为人先时,被及时赶到的某家长制止,现在想来后怕不已,真是初生牛犊不要命!
及至傍晚,岸边会异常热闹,农忙的大人们都从田间地头收工了,男士们会拿着简易的衣服到河里洗澡,女士们会端着满盆的脏衣服来清洗。岸边会聚成十八里晚唱:“刷刷刷”用板刷洗衣服的声音,“滴滴嗒嗒”拧衣服落水的声音,有扯着嗓子把自家孩子叫出水面的声音,有张家长、李家短闲聊的声音,还有我们抓住最后时间疯玩的嬉闹声。
最刺激的要数趟浪花。每当有汽艇船经过时,我们会套上胶圈,急急地赶到汽艇边上,享受巨浪突然把我们推高、推远的感觉,巨浪中的身体轻盈如纱,飘荡在自由落体中,妙不可言。
水里的时间总显匆忙,一晃日头向西,夕照打在水面上,水面泛着橙红的光晕。我们也玩累了,把身体兜架在圆形的胶胎上,随着水流旋转。看到蓝天、看到流云,看到通明桥,看到对岸碧绿的茭白叶,看到这岸的水埠头,水埠头边各色倒立的人脸,看到水埠头上头的菜地,看到菜地边,架高的泵水渠…水渠连着一条小路,小路的的那头啊就是我家了。
窗外
工作间隙,我眺望窗外,淡淡的阳光照在还未长叶的银杏树群上,银杏树略显单薄,但也历经几度荣枯,或寒冷或炎热的日子里,树下经常站着我们四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卢、徐、陈四个走在了一起,每到11:40分我们就约着一起下楼吃饭,我们喜欢在稻香情吃自助餐,排长长的队,因为有伴,也不显漫长。四个正好聚一桌,边吃边聊。
饭桌上总在絮叨的是卢,他是单位的管家,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他,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自从走在一起后,我才发现单位有那么多东家长,西家短,诧异之前我是如何屏蔽这些消息的。卢顶着光光的脑门,雷震子的发型和我们说,你们知道吗?巴拉巴拉……从现象到观点,这是他表述的习惯。卢理性、敬业、勤奋,但张罗太多事,免不了烦心,所以总在慢条斯理地吐槽和抱怨,每每这时我总是低着头,看到他穿的黄色的尖尖的皮鞋,居然还带着一段棕色的松紧。
陈是最好的倾听者,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倾听,很少发表意见,他的工作习惯是嗯,你说,你呢?陈的状态就像他敦厚的身架,就像他慢悠悠走路的样子,稳妥。但因为很少表达观点,所以我们最不了解他的底限。他的承压能力经常超出我们的预期。
徐担负要职,但不失天真,会事无巨细地和我们讲晚上又被哭闹的儿子吵醒几次,心情如何,老婆如何,同事如何。为人处世妥帖,细心周道,又不失公正的轨道。就像一棵大气、谦和的劲松。共事十年,携手并进,属于能开口借钱的朋友。
我是个好为人师的家伙,喜欢分析他们口中的事件、人物。他们眼中的我是理性的存在,总喜欢给他们讲我的所思所想,正好他们也乐意听,于是饭后的银杏树下就有了我们四人围在一起,踢着脚上的小石子,你来我往的聊天时间。
故事本来属于一个人,分享后,就变成了共同的故事。尽管谁的喜,谁的忧依然各自认领,但也免不了沾染些彼此的情绪,免不了在理解和不理解间唏嘘,免不了从简单变得复杂。相处久了,就变成了习惯,习惯在某人低落时鼓鼓气,习惯在某人没有头绪时给个建议,习惯一起闹闹,一起笑笑……
那些他人的琐碎变成了必要的冗余,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的瞬间变成了一道温暖的余光,余光的窗外还是那个窗外,远方高架上川流不息的车流,高架边新起的塔吊,塔吊边飘扬的红旗,近处的高楼,反光的玻璃幕墙,幕墙围合的广场,广场上的喷泉,喷泉边的银杏,还有站在窗内,正看向银杏的我的眼睛……
日子就像一首交响,不同的乐章有不同的乐手、不同的指挥、不同的观众和不同的激情时刻。当下的我,和同事们正奏响一首平和而纯粹的交响。
花事情未了
上海的红梅花期从春节开始,一般持续20-30天,花小,花色呈淡粉红至大红,花瓣5枚,有单瓣,亦有重瓣,清冷但不失典雅,盛开之势宏大。
记忆中已没有对红梅的记忆源头,许是那首“红梅赞”的歌曲: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又或者是某段对红梅的描述,我记得有个词语:馥郁。也可能是影视作品中看到红梅的图片,记忆中有梅瓣逝水的画面。总之,关于梅花的实物何时和我建立真正的链接,已无从考证。当我来到上海时,看到房前屋后、大路小径都有红梅的身影,只是心里念叨:哦,这里也有一棵。
在众多花色中,和我链接最早的当数野菊花,野菊花的黄是明晃晃,不染尘埃的黄。记得它总开在盛夏,现在想来或许也只有在盛夏的暑期,我们才拥有四处撒欢的权利,我总在奔跑的刹那瞥见一角的花事,有的匍匐在地,有的挂在墙角,我总是忍不住凑过去,绿色的宽大叶片上,开放着一朵朵1-3公分的小黄花,花蕊短短的,紧致在中心,像一个黄色的有质感的小圆粉鼻,长条状的花瓣围绕着它,呈放射状散开。撅着屁股的蜜蜂嗡嗡嗡地绕着打转。野菊花的清香总飘散在你跑过的刹那,那清香是盛夏的一股凉意,但这样的凉意中融合着青砖墙的亲切,还有开在阳光里的遐想。很多次都停下脚步,找边上的瓦砾残片,企图挖掘一棵野菊花到家里去养,不知是瓦砾的笨拙还是我的笨拙,均未得逞。只在伙伴们催促的声音中,回望那一丛丛阳光里的黄。
多年之后,我看到被晒干的野菊花盛开在杯盏中,就想起曾经穿着连衣裙奔跑的童年,童年里伙伴的呼唤,以及回望中的美好。
要说记忆中离我最近的花当属牵牛花,小时候我们都叫它喇叭花,它确实像一个白色的小管中吹出的一个小喇叭。它长在我家门前,每年顺着杆子拍过围墙,爬满我妈种在檐头的梨树。记忆中,我妈总在嗔怪着扯喇叭花藤蔓,但总也没扯完过,它总是极富生命力地一岁岁盛开。印象中有一个清晨,我打开院门,看到一朵幽兰幽蓝的喇叭花缠到了院门上,藤蔓毛茸茸的,花朵精神地挺立着,花瓣上还兜着一粒粒细小的晨露。我把这条张扬的藤蔓移向墙边的花丛,一不留神它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后来读到日本的俳句,看到俳句大师们特别爱夕颜花,特地去查了百度,发觉夕颜和记忆中的喇叭花简直是孪生姐妹,不同的是:喇叭花开在晨曦,夕颜开在夜幕。如果喇叭花遇见夕颜花,会聊些什么呢?或许会讲起某个早晨遇见的小女孩,或许会聊起被写进文字的某段记忆,或许是记忆中走远的某某某吧。
喇叭花的种子是黑色,印象中它有棱有角,它被包在一个圆形的薄壳中,和艳丽的喇叭花相映成趣,待到种子胞衣变得棕黄而略带透明时,球状胞衣会自动裂开,里面有4粒大大的黑色1/4侧圆状的种子,黑得发亮。每年我都会拿一个火柴盒装满黑色的种子,然后藏在一个地方,但那些年从来没有在某个春天找到过这些在深秋摘下的种子,不知火柴盒中的它们后来都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藤蔓上的种子每年都会自动裂开,自动散落在花坛中,袅袅地长芽,隆重地盛开。
记忆中的花事啊,仍在盛开。
如何沟通
今天刚进单位,就遇着一位客户。该客户口罩都没来得及摘,就气呼呼地说:去年年底说好的150万,临了只付了50万,你们的信用在哪里?今年不把余下的钱付完,我不会配合开工,并且你们也别想找别家,不付款,我不可能轻易退出。
我说当下确实没有资金,今天找你来也是希望能够洽谈接下来的付款节点。
“不行,你们必须要把我的应付款给我结清,而且我把话撂下了,即使给我结清,我也不打算做接下来的项目了。“他决绝地说。
现场一度陷入沉默。我说你的意思是当下一定要拿钱,并且希望我们全额支付。倘若不给钱,你就停工,并且还不允许我们找新的团队,是这个意思吗?他说是的。
我说这就没意思了吧,大家坐在一张桌上是来推进项目,解决问题的,而你抱着鱼死网破的想法,这怎么谈呢?
他说鱼死网破就鱼死网破,顶多我100万打水漂了,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们好过。你们承诺不了付款,明天我带律师来谈。
“即便你带律师来,付款的节奏该怎么谈还是怎么谈啊!因为当下不是有钱不付,而是确实有困难。”
“不要说了,我给你们3天时间,3天你们付不了款,我让工人直接找建设方要,我的劳务费部分总归要给我吧!”
我梳理了一下,我洽谈的初衷是希望他继续后续的项目内容。他不愿意继续运作后续项目,原因是前期的付款和应付额有差距。那么正常的逻辑是洽谈后续的付款节奏,该客户何以这么激动呢?
我说年刚过完,万事都好商量,何以这么激动呢?他说你们这个项目我上当了,管理费交了那么多,合同付款这么差,关键是连合同约定的比例都远远没付到,我不仅亏本,而且还垫资,我能不激动吗?
“嗯,管理费你认为高了、合同条款你认为严苛了,这些都是经双方确认过的,谁也不能强迫谁签合同,所以这部分你可以把我当作诉苦的对象,我也愿意听你诉苦,但没法更改。现在唯一能够商榷的是应付款接下来的付款节奏,大家心平气和地谈能谈的部分,比较实在。全额支付肯定不现实,据接下来项目的收款情况,4月份,可以支付你30-50万,支付完后把项目先运转起来,你看如何?”
“起码50万,而且不能4月份,我没钱,运转不起来,这个没得商量。我现在不上当了,被你们哄着全做完,接下来的钱估计更不好要了。”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这位供方的应付款只差100万,并没有想象地这么多,他真正的隐忧是通过前期的付款情况,设想做完600万项目,应收款的收取难度。联想他刚来那会儿说:即使付完款也不打算继续后续项目的话,串联了这位供方激动的真正原因。
由此我提了一个方案:接下来我们开设共管账户,项目进款时,扣除我们的管理费,由双方共管账户监督资金流向,我们不打算占用共管账户中的任一分钱。他表示这个方案可以接受,并初步达成了继续合作的意向。
这是今天工作的一个片段,发现洽谈的过程中会碰到各色人等,他们真正的诉求往往潜藏在情绪背后,我们需要通过倾听来了解诉求,针对诉求解决问题。
想起非暴力沟通的四步骤,首先是情绪共鸣,其次是描述现状,再次提出诉求,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个案例中,一开始我总在尝试应对和解释,导致错过情绪共鸣的窗口期,差点丢失继续洽谈的阵地,后续经反思后,重新回到情绪上,才回到正题;描述现状这块,差强人意;诉求这块经兜转之后才明白对方的真意,引导诉求表达时,需要倾听能力和必要的耐心;了解真实诉求后,解决方案通常会自然呈现。虽说沟通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但非暴力沟通的适用性较强,可以作为自己的沟通参考。
通透
马原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虚构》,《小说密码》等。其“叙述圈套”树立了“以形式为内容”的典范,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今天想聊的并不是马原,而是马原的老婆,他老婆比马原小20多,海南人,以前是运动员,七项全能。没什么文化。但马原说见她第一眼就喜欢,不是漂亮,就是舒服、简单、通透。
马原身体不好,做肺穿那天晚上,他失眠了,想到他80岁,只拥有他这个儿子的老母亲,想到他结婚不到一个月的妻子,不禁悲戚。和背对着睡的妻子说:你回海南去吧,我给你安排好,反正才嫁我不到一个月,回去没人知道。
他老婆说:老公,你不对啊。我妈去年得病死了,病了好几年,你说我妈病了我就跟我妈脱离关系这对吗?马原说这不是一回事啊,你们是骨血。她说是一回事啊,夫妻的缘分可能比父母子女的缘分都大,我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病了就病了,死了就死了,这都是命啊,你想那么多干吗。
马原本来没想要孩子,可她老婆说,得要个孩子。马原身体出状况是3月份,5月份她们就决定要孩子。后来生了个儿子。他老婆知道马原心里想要个女儿,她说要不老公我们再要个女儿吧。她就是那么坦然。
这是李宗陶笔下的马原,马原口中的老婆,我看了特别入心。马原老婆直接,全凭直觉的简单和通透就像头顶轻轻飘落的一片树叶:天然、干净、舒服。我想这就是马原评价的通透吧。
通透是什么?通透就是自己把自己跑通了。赏一番春花,看几弯瘦月,一切得失与荣辱,来则安静,去则泰然。春花繁盛终易逝,瘦月亏久满复来,知道该来的终会来,该走的必将走,留也留不住。
通透是理解复杂,却选择简单。用隔着前尘,把后世看到岑渺的眼光,回到烟火岁月,在菜摊一棵棵挑着萝卜青菜,还着市井的差价。
通透应该是一种宽容,就像有句话说: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他们知道,世间万物,未必只有一种存在方式;人间百态,未必只有一种判定标准。
内心通透的人,看谁都顺眼,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修行。内心通透的人,未必懂得更多,但有足够的张弛,能容不同。内心通透的人,未必活得繁花似锦,但一定过得安静平和。
想修一颗通透的心,随缘,浅浅喜欢,不频频回首,不耿耿于怀,不汲汲而怨,不踽踽独行。最后送一首陈亦云词曲的《通透》给大家:从没有一个人像你,闪着泪光走进我的生命里。以为能照亮眼前的黑漆,你说风生水起靠自己。从没有一个人像你,浅浅的话深刻在我的心底。若爱我先试试我的脾气,然后再说久伴不离……有兴趣的可以去听一下。
第一印象
今天很困,等我吃完饭靠在沙发上,边听着clubhouse中的讨论时,竟然睡着了。被叫醒后记起今天的日更还未完成。
脑海中闪现了多个今日经历的片段和词汇:思念、低落、小说、韩昊、财报、锈区、经济萧条、骑行、听书、困顿、 NLP、意识流…似乎每一个点都值得拿出来写一写,但蜂拥而至时,却不知从何开始。
挑韩昊这个词写吧,韩昊是我新进的一个社群中,几次被群友提到的名字,说他经常追热点新闻,并就热点发表观点。不仅如此,这个名字本身有一些天然的神秘感,所以今天认真地问一位群友,韩昊是群里的那个人?想要匹配昵称和名字,意外的是:韩昊竟然就是被问的那位同学,只是因要公布在公众号,所以随便取的名…而这位同学正是我入群时第一印象特别好的那位。
人和人之间的第一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肯定不是通过精密计算或者理性分析的结果,而是直觉的第一反应。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
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细;而后续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
第一印象对赢得他人好感起着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我联想到为什么对这位同学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是因为这位同学特别爱笑,笑声很开怀。而笑容给人的感觉是放松,美好状态,所以天然获取了好感分。同时人和人之间存在神秘的同类相吸,同频共振状态。当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动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能量形式,从而吸引与其本质相同的人、事、物。这位同学也有天然同频感。
有人认为,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出镜率”过高容易使他人产生视觉疲劳,其实不然。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扎荣茨做过一项实验:随机抽取一些志愿者,把不同的照片以不规则的顺序呈现在他们的面前,请他们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更喜欢那些看过次数较多的照片,也就是说,随着翻阅次数的增加,人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也有所增加。
因此,联想到这位同学的高出镜率,也为第一印象添加了分值。
香奈儿女士曾说过:“每天都要精心装扮,因为你不知道你今天会遇见谁…”你的价值80%来自第一印象。我们可以选择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微笑、多出镜、出表达等获取较好的社交资本。
全力以赴
今天看完了《乡下人的悲歌》,在回忆录后半段作者求学生涯中,通过两个阶层视角切换,让读者看到了融入骨血的原生思维模式,为什么阶层跃迁如此不易,并不是因为经济条件差异,更重要的是经济条件背后思维模式差异:大部分底层阶级都活在自以为的努力中,实际上都处于不断碰壁,又不断逃避的思维模式下。边界永远在那里,没法突破,就像一道无可跨越的围墙。
这让我联想到了对孩子的教育,当我们在教养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习惯去要求孩子、指责孩子,讲一通大道理,似乎错的只有孩子,而你是一位正义凛然的法官。这恰恰是穷人思维,这些没做到的预期中,你有没有去辅助,去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你是否已全力以赴?还是无意识中因逃避到而停下了脚步?
海军陆战队服役的那段经历,让作者万斯凤凰涅槃,当他痛苦地在长跑中停下脚步时,被教练喝令,并罚往返跑,几近晕厥,教练才让他停下来,并且严肃地告诉他,这才叫全力以赴。反复的具身经历终会化作认知的深度。
退伍后的万斯脱胎换骨。几年军旅生涯,刻进骨子里的全力以赴让他在学习上得心应手。当一个人真正想要的时候,曾经的困难不过是努力奔跑中路过的一个标识牌。困难不再是遮遮掩掩的借口,而是实实在在的突破口。没有学费不再是借口,面对未知不再是借口。所有的困难,只是列在待解决清单上的某个子目而已。最终作者走进了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最高学府,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令人艳羡的offer和美满的婚姻。
我们每个人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活、学习和工作。当无力改变环境时,请记得还有自我这个变量。
今天我的手
今天我的手顶过晾衣杆,当时我正准备10:30的写作营直播,应老公的要求去帮他托住运行不畅的晾衣杆,维持杆身不动,以便于他在另一头进行维修问题滑轮。我站在椅子上,踮起脚尖,不断询问好了没有,好了没有?
事后我突然意识到:那么多年来,我已经理所当然地把维修家庭破损物件当成了老公的工作。家里所有物件都能有序运转,并不是物件本身功能可靠,而是因为拥有守护家庭后勤的老公。此刻回想起老公维修的背影:专业、专注,用心,帅气爆棚。幸福在流,悄无声息!
今天我的手捡过一段破烂塑料壳。当我把电瓶车推进桥下空间的停车场时,遇见几个正用钻孔机在地面钻孔的维修人员。钻孔机的电线散乱地交织在地面。当我的电瓶车缓缓地骑过维修路段。听到那几个工人不远处大声说,哎哎哎。我不禁回头望了下,以为是我的车子压到了什么物件。但发现似乎并不是冲我说的。于是我就骑到桥洞底下去停车,停车处发现一块灰色的弧形塑料壳。当时我立马把两个画面连接起来了:第一个画面工人在那边喊喂喂喂,接下来是这一块破损的弧形塑料壳。脑海中孕酿出一个问号:难道刚刚是工人在提示中车子挂住某物件而致车身某处损坏?经检查,并不是我车子的任何元部件。
这个案例很有趣,验证了无论多远的两个事件,放在同一个时空,放在同一个被关注视角,它们就能够被串联成一个充满逻辑自洽的故事。
今天我的手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家庭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人的共同经历,所谓的共同经历并不是你在这个房间刷手机,我在另一个房间刷平板的共同经历。而是一起完成同一件事的经历,比方说在厨房一起做菜做饭的经历;比方说在餐桌上共同讨论一个话题、一个菜品的经历。这样的经历不仅会形成集体情感追忆,更重要的是一起应对同一事件的互动中能够获取反馈、反思,建议和有效改进。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后,家人共同经历的时空越来越少,我们应该积极创设共同经历并珍惜每一次共同时空体验。家是讲爱的地方,而爱是基于现实问题上的理解和包容。
今天我的手随感
近几天连续以“今天我的手”为开头写作,能迅速展开,很神奇。很多经历的事情会被我们经意或不经意间忽略。不知道一天忙忙碌碌到底干了些什么?
为什么用“今天我的手”开头就可以设想到很多被忽略的日常细节呢?我想了一下,从我们整个身体器官来说,从头到脚,最有可能通过输入产生感觉的,就是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脚这些部件。眼睛有太多可选择摄入的对象,会挑三拣四,没有新意的信息被直接忽略;鼻子、耳朵和嘴巴和外界接触或者交互的概率相对较窄。最有可能通过身体和外界环境交互的器官,除了眼睛就是手了。
在人体器官里,手成形比较早。胚胎成长到五周左右时,手已经出现了雏形,像鱼鳍。发育中,手指慢慢成长,手指之间的蹼渐渐退化。到了十一周,手关节、肌肉甚至指甲发育完全。
手不仅是身体的先行者,也是生活的言说者,是命运的代言人。在肢体语言中,手所表达的最为丰富。
我们用手来迎接、我们用手来告别,我们用手来拥抱,我们用手来爱抚,我们用手来救赎,也用手来杀生。
手,一个非常简单的字眼,书写起来只需四画。看似简单的一个字,但简而不约。
手在琴弦上可以弹出高山流水、战歌悠扬;手在宣纸上可以描出骏马奔腾、鸟语花香;手可以穿针引线绣出清明上河、牡丹绽放。
双手依傍,何惧远方。
观察力
最近在学画画,画画是一种源于视觉的艺术,观察是画画的基础。我不禁问自己:要观察的对象除了整体轮廓外,还有什么呢?是细节吗?细节是什么?细节是画面中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吗?就像一棵树,树干的粗细曲直,树叶的疏密都属于细节,都是被观察的对象。
问题是,我们的眼睛在自然世界中所看到的细节,由笔触转化到画面后,还是原来理解的细节吗?
根据《汉语大词典》给出的“细节”解释是“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细节是构成一个体系中最小的又是相对独立的单位。若从绘画理论的角度去分析什么是细节,可以大致地归纳出三个基本要素——点、线、面。
我们的眼睛属于在大千世界中被宠坏的器官,经常视而不见。比如你天天背着的背包,你能否回想起它具体的轮廓和点线面的细节。比如你爱人的脸,你是否能让这张天天面对的脸跃然纸上?显然大部分人会回答不能。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你我的观察力不足。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根本途径。平常我们的眼睛履行的是“观看活动”,就是通过眼睛来确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一种最初级的认识活动。不带任何目的性,无意识的观看时,细节就形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我们应该学会把视觉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工具,当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细致观察生活中的某物时,我们可以把视觉摄入通过先整体,再局部的次序进行观察,思考每个事物的各部分特征与整体的构成关系;观察、分析物象的形体结构、透视比例、明暗关系;察觉事物的共性和个性差异等。在细致观察的前提下,对物件进行分解,并编码成由点线面组成的绘画基本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近观、中观、远观的方式分别对聚焦对象进行近观的个体特写、中观的对比绘制、远观的场景描绘。
所以绘画并不仅仅是手上工夫,更重要的是一种分析觉察能力。能够让身边视而不见的事物被用心看见,拉近事物和观察者的具体,触摸事物的温度。
野菜
今天我在小区散步,无意中在草坪发现了绿油油的存在。我凑过去拔起一根,闻了闻,一股熟悉而热烈的香味传递过来,原来真的是野葱。在春天疯长的野葱:雪白而纤弱的茎杆,小而圆球状的根部,还有碧绿的长叶子。
我马上来了兴致,弯下腰一棵一棵娴熟的捡拔起来。边上的上海阿姨们纷纷走过来,问我在做什么,我说拔小葱。他们问:这小葱是你种的吗?我说不是,它们是野生的。哦,那怎么吃呢?我说可以炒鸡蛋吃。哦,他们略带狐疑又羡慕地说:原来是野葱啊,小妹你眼神真好!我们都没看到。其实这个野葱并不在于它炒起来的味道,而在于刻进记忆中的味道。
摘野菜可能是每个农村孩子的儿时记忆。记得小时候。奶奶最喜欢吃野芹菜。我和爷爷曾经走到很远的地方采摘野芹菜。野芹菜长在水沟,我们一般会在水沟的某个盖板底下找到一丛一丛的野芹菜,长得特别茂盛,根枝柔软而粗壮,不似当下菜场中见到的直挺挺的西芹或者香芹。西芹、香芹味道很淡,而水芹却有一股浓烈的香味,不知是小时候口味淡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那时都不喜欢这种略带刺激性的重口味,连胡萝卜也坚决不碰。若干年之后,当我在菜市场看到野芹时,发现这是一种久违的香味,路遇故知般把它请回了家。
记忆可能是一种魔音吧,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传承,我喜欢带孩子去地里采摘野菜。以至于别人逛公园都是看花看草,而我们经常满地寻找。记得在一次雨后,我们一起弯着腰在一处水边的空地上采摘地衣。地衣就像一朵一朵盛开在土地的黑木耳,而且大自然毫不吝啬,长得到处都是。神奇的是它也可以用来炒鸡蛋。或许鸡蛋是农村人能拿出的便利食材吧,用以搭配大自然的野味,堪称完美。
记忆中,我妈也经常在春天,带我们去野地里寻找野味,寻找大自然的馈赠,比如我们经常在早春挖野荠菜,荠菜长得好似蒲公英,但叶片上没有蒲公英的毛。它像一朵莲花般贴着地面的散开,叶片呈缺裂状,直根系。很容易剪下,可以拿来做饺子馅,鲜美无比。
我们还会在清明时节。去采艾叶。记忆中有两种艾叶:一种艾叶是艾蒿,叶子表面绿色,背面白色,有绒毛。叶片大而圆,先端渐尖。艾蒿是在端午时节用来制香囊的一种野草,也有人在最热的时节,采摘艾叶,晒干,取其阳气,作为袪寒去湿的一味中药。还有一种艾草是记忆中最熟悉的艾草,它不像艾蒿成片成片的长,它很袖珍,一朵约莫二到五公分高度,一到三公分冠幅,叶片颜色为淡绿色,植株柔软,亦有绒毛,用手指即可碾断它。春天我们会带上篮子去摘艾草,和以糯米粉制作艾饺。大自然从没有让这样的采摘经历失望,或许这就是农村人容易满足、拥有天生自得其乐丰盈感的原因吧。
记忆是怎样一种存在?记忆像酒,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纯,留下的只有余味。以前我妈总爱当着大家,提起她小时候,提起陪她一起玩耍的三舅,三舅总在边上嘿嘿地笑,他们的记忆中,也有野菜野草。当她们记忆中的野味传递到我们的意识中时,她们都老了。三舅去世后,我妈再不讲小时候的故事。那些野菜已然进入记忆的荒原,或许就是因为时光会带走记忆中的人事,那些还残留在记忆里的草才显得弥足珍贵…
继续走在绿草丛中,却已无心再野葱,即便它依然繁茂如春,却也只能自荣自枯。
观点
最近在不断点评学员作业的过程中,对写作有了些感触。记得以前我也喜欢写文章,但文章呈现的只是生活某个或喜或悲,或真或假的状态,就像微信朋友圈的内容,除了各类转发文章之外,更多的是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发布的生活状态。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或图片看到一个被刻意呈现的结果:或喜或悲、或哭穷或炫富、或臭美或摆酷…作为朋友圈的刷主,唯一的收获可能只剩下八卦和猎奇。
一段真正有价值的文字,首先需要有明确、清晰的观点。观点可以引发读者解决问题的共鸣,从而吸引阅读兴趣。有了观点只是第一步,接着需要通过选材和必要的结构呈现观点,论证观点。当然即便你有鲜活而可论证的观点,但倘若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诸如文字表述过于冗长、逻辑结构不够清晰、选材没有主次、不能具象化表达等等,都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荷,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致。导致空有观点,却无法传播。
所以一篇拥有受众的好文章,首先需要具备吸引人阅读下去的鲜活观点。同时作者拥有立意、结构、选材等写作意识,搭设完文章框架的同时,还需要拥有简洁明快的文字风格和流畅的逻辑衔接能力。
技巧本身并不难学,难的是写作首要的观点来自于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并不能轻易学会。年轻人往往会为赋新词强说愁,而这些未经体验的“愁”浅薄如风,只能作为顾影自怜的一面哈哈镜。观点来自于人生的历练和打磨。
观点是一份对人生体验的疏理和总结,观点用时间和皱纹写就,而写作技巧只是承载观点的脚手架。
雨
今日出地铁站,大雨,地铁口挤着密密匝匝的人,估计有避雨的,也有等伞的。我挤出人群,打开伞,走进雨中。雨声渐浓,却不似地铁口的嘈杂,这种沙沙的感觉,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最初的记忆都和安静有关,外面下着雨,我和奶奶坐在檐下的竹凳子上,奶奶一般会做着各类家什,有时候会摘菜,有时候会播笋播豆,有时候会带着顶针补衣服,有时候会翻动着四根长竹针织毛衣,有时候会捻着黄色的点有红点的纸张,诵经文……
檐外的雨帘不知疲倦地落着,沙沙沙沙,似乎还能击起一层淡白的薄雾,罩着檐前的凤仙花、鸡冠花,雨在凤仙花的叶子上越积越多、越来越沉,终于刷地一下,散落在地。透过薄雾,能够看到前方二婶在半格子开合的木门内时隐时现走动的身影,有时是站在窗口的台子上切菜,有时打开半开的木门在门外的钉子上挂篮子,像是看一幕哑剧。那时,小小的我,不似当下,被各种信息占满,我的世界只有那一方屋檐那么大,我似乎什么想法都没有,但留足了大自然的静谧和空灵。
雨虽然轻柔,可足以阻挡各色邻里走动的脚步,我和奶奶一坐就是一上午,外面的雨小了,檐下的大水缸开始有节奏地敲击叮咚声: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直到最后,哒,轻轻的……我总是等待下一滴水滴落下,多么奢侈的童年时光,那些等着雨滴下落的时光像是长得没有尽头,长得可以任意挥霍。雨滴间隔的时间越来越久,越来越久,终于,雨停了。棚子里的鸡抖抖翅膀出来溜达了,公鸡会喔喔喔地高歌,会架着大细长腿,追着母鸡跑,啄他们的毛,母鸡奋力扑闪着翅膀,快速跑开,那速度带风,经常看到一根长长的羽毛飘落在身后,我赶紧从小凳子起身,去捡拾羽毛,有时候掉落的是母鸡身上的一团绒毛,用力一吹,就飘走了,有时候是公鸡尾部长长的羽毛,粗而透明的根节,对称状短而细致的羽毛,整齐地让人惊叹。拿它拂过脸颊,柔软而顺滑的质感,留存至今。
或许这就叫滋养吧,它是一种想象的张力,是一种类似于穿越云深不知处的留白。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总想装满每一个闲暇的时间。好不容易坐在沙发,必然要拿起边上的书籍,再不济打开一篇微信文章,看一段视频,总之干坐沙发被默认为不可原谅的浪费,以至于我们的思绪只能在各种信息堆中左右碰壁。想要拾回童年的空灵,给自己留一段浪费的时间去沉淀,去飞扬。
欧卡
今天跟着晓云教练一起玩了一次欧卡在线抽。通过欧卡图片去链接过往经历。我总共抽了三轮,每一轮是9张,从每一轮9张卡牌中挑选一张最符合当下主题心境的卡牌。
我发现这种体验状态挺有意思,它不同于我们搜肠刮肚去思考我们过往的经历,而是通过看图的方式实现。眼睛看图片时,会放下戒备,大脑会处于相对比较放松的状态。神经科学实验结果显示,当我们在看图画时,会触发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所谓默认模式网络,是一种类似于人在睡眠状态时,安详而没有认知负荷的状态。
卡牌具体体验中,发现这些卡牌能够轻而易举地触发过往情绪体验,从而链接到过往人和事。更有意思的发现是:被触发的经历是平常被经意或不经意忽略或逃避的事实和情感,有点像梦境,梦境中的潜意识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被刻意忽略,情感中处于回避状态的记忆。但是无论现实生活中如何回避,它仍然存在于潜意识中。只有当我们卸下意识防备,它才会被触发,比如睡眠时,比如说看欧卡画时。
由此我理解欧卡的相关说明中,说欧卡具有治愈功能的说法。换言之就是欧卡能够让潜意识浮出水面,和意识正面碰撞,就像梦境遇见释梦师一样。
遇见是第一步,正视是第二步,只有了解了症状,询医问药才有可能。当下的我发现我们意识中为难的一些情绪体验,当我们把它当作一个问题,放在阳光下去解决时,它只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