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兆雯 7

新疆军垦农场问题越积越多,文革中就有部分知青来到上海集会,请愿,要求返沪。79年全国知青大返城,也让新疆知青开始行动,最后的解决的办法大概是这样,有条件有机会可以自行办理到上海,剩下的职工安排到离上海最近的江苏大丰农场,那时大丰农场属于上海管理,可以说是回到上海了。

兆雯晓鲁到了黑龙江农场,不属于新疆知青,因此无法再安排。于是他们只得找关系去了湖北。兆雯后来说,其实他们在湖北的一家企业从未上过班,只是把关系挂靠在那里。那个时候,每个人总得有个单位,有了单位,有医保,退休后有养老金。好在,儿子嘉铭在上海落了户口,兆雯晓鲁的户口还在湖北,进不了上海。退休后养老金少,前几年听到只有二千多元,现在大概高了点。

未完待续

冬日

写于2025.2.1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兆雯和晓鲁的婚事是在新疆农场举办的,事先我们家并不知道。(也有可能我不住在家里,很多事不知道。)据阿姐回忆说,那时...
    时光50阅读 384评论 0 2
  • 新疆兵团农场生活艰苦,什么都缺。阿姐这次回农场尽可能多带些东西去,除了食用油,还带了很多挂面,上海人叫卷子面。还有...
    时光50阅读 38评论 0 0
  • 1964年9月,兆雯初中毕业。我记得她初中是在胶州路上的一所中学读的,大概是胶州中学。那时初中毕业升高中继续学习的...
    时光50阅读 669评论 0 3
  • 兆雯在新疆军垦农场全称为“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十四团”,因为经常写信,这个的地址我记得牢。到现在了,一说,马上能背出来...
    时光50阅读 402评论 0 3
  • 上海知青在新疆军垦农场有十几万人,数量之多,随便问问,许多家庭都有人在新疆农场。新疆的生活条件比上海差多了,而且管...
    时光50阅读 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