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丧心病狂的兔子
大脑的进化不是以旧换新的过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叠加。从最开始的爬行脑,控制身体的肌肉,平衡与自动机能,例如呼吸与心跳,再到情绪脑,与情感、直觉、哺乳、搏斗、逃避以及性行为等密切相关,最后出现思考脑,与人的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自主能力息息相关。
虽然说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拥有思考脑,人是有自主意识的,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人还是被爬行脑和情绪脑所控制,更多被潜意识和情绪所牵制,因为动用思考脑是一件非常消耗大脑能量的事情。而大脑的运行机制之一就是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懒惰和拖延症也因此产生。
如果你现在面对两个任务,任务一是抄写千字文10遍,任务二是按照主题撰写一篇千字文,如果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相信很多人会选择任务一,因为做起来更简单,也就是大家说的不用怎么动脑子,毕竟写文章需要更多思考,而思考会消耗大脑更多的能量。所以本质上是大脑的运行机制在抑制你的思考,让你选择对于大脑能量消耗少的那件事情。
所以如何提高自己对于意识的掌控能力,提高思考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也就是增强自控力,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影响。《自控力》这本书就是让你通过一些训练扩大大脑前额皮质的面积和增加沟回,提高思考脑的作用,从而提高你的自控力。
但是提高自控力就真的能让你更好地去坚持做一些事情吗?
《社会动物》中提到人类的决策过程分为3个基本步骤。首先,我们会感知到某种情况;其次,我们用理性来判断这种或那种行为是否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再次,我们用意志力来执行我们的决定。
理性的判断力和意志力在道德决策和自我控制方面的确非常重要,但是比如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减肥失败,他们能清醒地意识到高热量的食物会给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会引发肥胖问题,可能在饱腹状态的时候,他们会发誓说再也不吃汉堡薯条了,但是一旦进入饥饿状态,当初减肥的决心就会动摇。这个时候理性的判断力和意志力的力量总是不够强大,不足以抑制潜意识的冲动。
所以决策过程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更多的是辅助作用,在恰当的情况下,它们能够抵御住诱惑,控制住冲动,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的力量实在太薄弱了,完全不足以实现自律。那么真正能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决策的第一步--感知。什么是感知,感知不仅仅是客观地去感受某种情况的简单过程,而是一种需要思维和技巧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某些情况,比如一个正直的人会用他特定的方式看待别人的财物,那么他们自然不容易产生偷盗的倾向,感知更多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那什么事情可以影响和决定你的潜意识?
是你所处的环境和你每天能坚持做的事情,各种因素日积月累塑造了你的潜意识。就像如果你周围全是胖子,你便很难变得苗条。社会环境的影响远比你想象中的大,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单靠培养自我控制力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选择让自己身处怎样的环境非常重要。另外你每天坚持做的事情,比如你的习惯和行为模式也能对潜意识产生影响,细小的重复性行为可以重组大脑的基本运行机制。所以注重细节,培养良好的习惯,从小事坚持做起也非常重要。
所以首先要正确看待某个目标,至少是你内心真正想做的,是你的潜意识认可和驱动的,并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是符合长远的利益的,然后我们可以利用对于自我的控制实现更好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