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做企业的战略,正好之前刚刚读完了《企企业进化论》,这本书内容觉得由浅入深,挺适合落地操作。所以和同事商量了一下,让她也读一读。她读完以后说,要不我们高层管理一起读吧,这样更好落地。我们商量了一下,用五周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每周两个章节。每周进行一次总结,结合读后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看看能不能真实落地。
于是,我就开始读序,针对读书的过程总结了读后感。
企业长期发展的历程不是单一的曲线,而是若干条s型增长曲线的迭代,我们企业也一样。现在我们可能处在s的拐弯处,弯拐好了,就可能弯道超车。在弯道中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新产品或者是相关的新项目,找到突破点。
企业变革是必须的,是重构企业成长基金,促进企业形成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变革中,就是要把限制企业成长的基因去掉,增加新的成长基因,这个好的基因和坏的基因我们都要找到。第三条就是企业家精神,这不是指企业家独有的个人精神,而是一种群体精神,植根于企业文化。不容易被复制和模仿。
以上三条应该是tcl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内部人员的角度,揭示管理真相。要体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匠心。管理是一个完全依赖情境的游戏,把管理当游戏,那就要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打怪闯关,打怪的时候还要带着准备好的武器,也就是我们的产品。
数智时代管理范式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数字化,万物互联,智能化,引发了运营机制的改变,如共享、共生、人机融合等等。我们企业也应该在这方面下力气。既然是要做平台,做生态,同时又想做加盟,那么核心团队总部的数据和智能化,一定要熟悉并强大。
未来要侧重目标生态红利的获得,包括共享红利、共生红利和系统红利三个部分。
组织的网络化和平台化。根据组织内的角色流程和关系,在管理活动相对简单和环境比较稳定的时候,组织一般角色分明。流程确定,关系清晰,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组织体系里,可以有效支撑管理活动。让组织的边界变得模糊,各类角色更加的柔性,流程要容易变化,关系在不断的调整。
从目标出发的管理是达成目标的最短路径。这个战略原理,把战略与运营之间的因果链连接起来,找到了破局的关键。
其实序里都是一些精华的提炼,有利于我们明白怎样去阅读这本书,而且要阅读这本书里哪些重点的内容。我发现高手读书都是先看底层逻辑,所以看书可能很快就能看明白。我这是第二次读,所以觉得可以一目十行了。不过刚读完一个月就忘的差不多了,现在在看有熟悉感,但还要加深印象。想用到企业管理中的书,肯定是反复读好多遍,而且要精读。读完了以后要做笔记,要思考,我一直觉得书读完了,能用到才有意义,否则读再多的书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