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闲草(87)
焦小桥
传说在唐朝贞元年间,南海人崔炜是个“官二代”,不事家产,喜欢行侠仗义。父亲去世没几年,崔炜已将家财荡尽,只好长期寄宿在寺庙中。
这一天是中元节,寺庙内外信众云集,热闹得很。人群中,一名行乞的老妇人不小心打翻了街头店家的酒缸,店主一边殴打她,一边索要赔偿。这一幕恰好被崔炜看见了,他觉得老妇人可怜,可自己又身无分文,便脱下衣服替老妇人顶了债。
老妇人无以为报,给崔炜送了一些越井冈出产的艾草,并告诉他:“遇到赘疣病,只需用这些艾草灸一下就会好的。不仅可以为人解除病痛,还可助你收获艳福。”说完,老妇人一下子就不见了。
数日之后,崔炜邂逅了一位长着肉瘤的任姓富翁。他忽然想起老妇人之语,于是取出艾草,尝试着为任老爷灸治,果然药到病除。任老爷摆脱了肉瘤之苦,连连道谢,声称要赠钱十万答谢崔炜,并让恩人在府上留宿几日。
然而,任老爷的挽留,实则包藏祸心,意欲将崔炜杀害,献祭给家中所供奉的一头名为“独脚神”的鬼怪。好在任家小姐不忍心见到崔炜遇害,私底下如实相告,崔炜于是连夜逃出了任府。
逃命途中,崔炜坠入一口枯井,井底堆满枯枝败叶。糟糕的是,枯井口小底大,且深达百余丈,崔炜只得另寻出路,却意外地在井底撞见一条嘴上长着肉瘤的巨型白蛇。白蛇无意加害崔炜,崔炜便大胆取出艾草,为其灸治。很快,蛇唇上的肉瘤就脱落了。
为报治病之恩,白蛇带着崔炜穿梭于绵延曲折的地下隧洞,来到南越王墓中。在地宫里,崔炜得到四名奇女子的款待,不仅获赠墓中珍宝——阳燧珠,还在“羊城使者”的护送下平安离开。
重返地面后,崔炜方知人世间已过去三年之久。此后,崔炜变卖阳燧珠,成为一方富豪,并由那四名女子牵线搭桥,与一名唤作“田夫人”的妇人成婚,收获一段佳缘。也就是说,当初老妇人跟崔炜说的话全部应验了。
崔炜从田夫人口中得知,那名老妇人,原来是鲍靓之女、葛洪之妻——鲍姑。
这是宋代小说《太平广记》中的故事。在离奇的情节背后,艾草不光是一剂能除瘤治病的良药,更超越了草药本身,化为一面镜子,照出世间的善恶美丑,从而劝谕世人——为善之人,终有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