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早期发展阶段试图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为了能发挥适应性功能人们需要以连贯的方式组织他们的经历。受基因影响,人们在与世界和他人的互动中产生了特定的理解。人的信念是有可能在正确性和功能性上发生变化的:功能不良信念是可以去除的,也可以建立更现实和更有功能性的新信念。比如:一个孩子被送去奶奶家。如果他和父母经常产生冲突,就可能理解为被父母嫌弃或抛弃;相处越来越好了,就可能理解为父母太忙了,这是迫不得已;如果和奶奶感情更好就可以理解为奶奶非常爱他,把他留在了身边。
孩子信念的形成多来自于亲人对事情的解释和给予他的回应。比如父母经常给孩子负面的评价,孩子就会认为一切都是自己不好,他不值得被很好地对待。
从童年开始,人们已经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形成了一定的看法。他们最中心或核心的信念,如此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甚至他们对自己也通常不能清晰地表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探索。核心信念影响中间信念的发展。中间信念包括(通常并未连接为一个整体)态度、规则、和假设。在特定情境中,信念会影响其知觉,表现为与情境相关的自动思维。这些思维反过来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及生理反应。(核心信念-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假设-情境-自动思维-反应:情感、行为、生理)例如: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我不能胜任!发展出的中间信念:态度:“失败是可怕的。”规则:“如果挑战太大,就要放弃。”假设:“如果去做有难度的事就会失败,如果避免去做,就没事了”比如在学习新内容的情境中,产生的自动思维是:“这太难了,我太笨了,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接着出现了相关反应:情感:气馁。行为:避免任务转而看电视。生理:看见书本就头疼乏力,身体觉得沉重。
需要注意的是思维、情感、行为、生理及环境,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互相影响。诱发情境可能是无关事件、某个意象、某个记忆、思维流、某个情感……只有深入了解了一个人的经历和信念,才会明白,他们的知觉、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今晨孩子还是没有按时起床,我忙完了工作静静地体会自己的感受:有点焦灼。接着我想到:她就是自理能力差,无法自律。从小到大在家被照顾,什么事都不用她操心,她已经习惯了。她还是个学生,我们又不可能把她赶出去自己独立,迫不得已的成长只能是在离开家或者工作之后。现在条件不允许,想到这里觉得有些无奈。提问检验:“她在学校也这样的吗?肯定不是!”想到她在学校有课程就不会这样了。现在是假期,她没有太多任务,而且论文就要按时完成了,彻底放松放松也未尝不可。有张有弛、有苦有甜,她的生活有她自己的节奏。她所有的行为对她而言是有着我不知道的意义的,一切也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专心忙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