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孩子一起讨论立下规则
邀请孩子去合作参与立一些规矩,而不是迫使孩子符合规矩,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告诉孩子,要做这、不能干那,许多情况下,孩子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矩。与孩子讨论规则,不仅给孩子立了规矩,还帮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也让孩子有机会对这些规矩提出问题和意见。
二、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坚持遵守规则
家长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这是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关键。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子女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家长在与孩子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三、培养孩子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如有时“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那么,家长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四、孩子违规后,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引导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的自制力弱,有时坚持不住,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此时,家长应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而不是惩罚孩子。但是,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是可行的。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孩子从“他律”到“自律”。比如,孩子早上起床磨蹭这件事,因为起床磨蹭导致上学路上时间紧张,制定起床时间规则后,出现孩子违反规则的情况。那么,家长就可以让他去承当一次因为起床磨蹭导致上学迟到,遭遇到老师严厉批评。当然,还要加上家长的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必须严格遵守起床的时间规则,才能避免再次受到老师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