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团建扬激活青春动能

 2018年以来,共青团江苏省委建立4000多家“青年学习社”,以创新手段聚焦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强调标准化、分众化、规模化,从青年化语言、青年化体验、青年获得感三方面入手,帮助青年群体明辨是非、澄清谬误,“活化”基层团组织,吸纳“体制外”“游离原子化”青年加入。 共青团苏州市姑苏区委书记娄子琛介绍,苏州市姑苏区,有网约车公司登记专职驾驶员1523人,以男性为主,绝大多数在25至40周岁,近八成来自外地。缺乏休息时间、工作强度大、生活圈子窄、文化程度低、社会归属感弱,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团姑苏区委将青年学习社打造成驾驶员们的“青春加油站”,不仅提供休息、充电等服务,还定期举办观影、徒步、读书等集体活动。“我们的青年学习社就建在驾驶员必去的地方,他们到哪,我就跟到哪。”娄子琛说。 “司机们做服务行业,压力都比较大,需要一个精神家园。在青年学习社这个场地,我们将业务培训与思想引领相融合,健康的氛围给了他们家的归属感。”曹操专车苏州地区负责人梁景军说。 在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上,分布着中国近代史博物馆(“总统府”)等民国时期建筑,还有青年人聚集娱乐的1912酒吧街。不少路人知道“总统府”,却少有人知道“总统府”向东不到400米,就是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这里原本是咖啡屋,常搞创业、相亲之类的活动。2019年7月,纪念馆建起了“小红梅”青年学习社。梅园新村街道团工委书记朱源说:“当时只为提升人气,想着把青年聚过来就行,红色教育反而不够重视。现在,学习社更突出思想性和战斗性。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我们也敢于发声亮剑,反而吸引到一批‘铁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