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照的最后一天,海边游玩结束,逛了一下东夷小镇。
东夷小镇之所以冠名东夷,是因为古时中原对东方各部落的统称为东夷,而现在日照隶属于东夷的泰沂地区,远古时期东夷文化地域,东夷小镇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不能不说东夷小镇的名字颇有历史色彩和文化内涵。同时,我也在网上了解到,东夷小镇的前身是一个传统渔村。2012年当地政府本着富一方百姓的思路,规划建设东夷小镇。现在看来,东夷小镇不负众望,不仅富了一方百姓,还为日照这座海滨城市增添了一座神秘而美丽的景点。
小镇的建筑于古色古香中漫溢渔文化的气息。进入小镇,迎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艘风帆高举的大船泊于河边,似是随时准备启航,远行东海?这是东夷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它告诉每一个来此观光的游客,这里原来就是一个渔村。曾经的小渔村,成了集民俗文化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海滨旅游小镇,而且离东海最近,漫步几公里即可到达海边。阳光、大海、小镇,风情万种,邂逅如此的浪漫。
在小镇的入口,有一家蜜雪冰城,里面买茶品的人很多,旁边有停靠游船码头,小喇叭里传来买票的广告。
总共三条主街,以中间最盛。我们就走中间小吃一条街,这里的小吃太丰盛,太让人垂涎欲滴了,有一种来了就不想走的感觉。所谓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真可以大饱口福,各地美食,应有尽有,煎饼果子,海沙子面,岚山豆腐,手打虾滑,烤鱿鱼,炒酸奶,烤冷面,大面筋,虾扯蛋,酸梅汤,摔碗酒等等,诸如此类。从东走到西,边吃边逛,边走边吃,走到头基本上也就饱了。
不远处石桥旁一簇簇紫色的千屈菜、黄色的百日红以及各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更远处有凉亭临水而建……一步一景,变幻无穷。间或有屋顶铺着麦色蓬松海草的房子,那海草厚厚的、软软的,仿似有童话故事自室内娓娓传出;灰白石块砌成的墙面,显露渔村古朴厚拙的趣味,有浓厚的日照文化气息。小镇更多的是旧式宅院,青一色的瓦房,屋檐多层,檐角飞翘;镂空的木格窗彰显优秀的传统工艺;木质的大门被暗红的油漆浸染过,门上钉有铁环,一把大锁松松挂于其间,仿佛主人刚刚离去,随时会回来;大门外,高高的灯盏在檐旁静立……抬头间,视野中出现一座灯塔,那灯塔用大理石建造,有三层楼高,如石臼港区里老灯塔的样子,外形壮观而朴拙。
最感意外的是,在小镇古朴的建筑群内竟然搭建有老戏台,戏台周围是多层的群楼;转身的同时,更有那彩绘的廊梁倏然逸出……想象那传统古戏曲一唱,四周楼座爆发出阵阵喝彩声,定然可以响彻云霄,经久不息……琉璃瓦、青灰砖,龙神庙、月老祠,影壁墙、祈愿阁,老戏台、美人靠……青砖与黛瓦同存,飞檐与翘壁共飞;古朴与雅致相映,传统与艺术成辉。小镇,处处呈现华夏文化之韵味。
南北两侧两条街以住宿为主,全是格调型民宿,小镇四周,碧水环绕,推窗可揽天上明月,低头可见水中嫦娥。于闹市中取一方净土,于喧哗处得一份安宁。环境优雅不说,名字起的也是脱俗文艺,什么七间房客栈,初光小院,浔驿等等诸如此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文创用品,地方特产,文化摄影,地标美食,龙神庙,六一书院,姻缘堂等殿堂,顺道过去拜一拜,图个好彩头,求个好运气。
在六一书院前,我驻足良久,门前一副对联“学立通道,自然贞素;圆行方止,聊以从容”,令人心境顿感自然、纯净。走进院内,孔子塑像更是赫然入目,他长髯垂胸,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充满慈善、仁爱、和谐的气质。习习儒风,煌煌论语,道贯古今,唯我先师。塑像两旁同样有一副对联:湖海胸怀容万物,云天眼界阅千秋。其容纳万物的宽广胸怀,正是孔子一以贯之的礼信,也是我泱泱华夏万代不泯的情怀。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东夷小镇,面朝东海,温暖一座城,也温暖了每一个来此旅游的客人。
漫步在小镇,凉爽的海风拂面而来,吹动你的衣襟,一种柔软的情思漫上心头,恍若穿越时空,从远古逶迤而来…
这个被誉为中国离海最近的、集民俗体验与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小镇,着实令人于初见的刹那,沉醉其间,不思折返。